讨论延迟退休应“以人为本”

16.10.2015  09:52

  “延迟退休”的话题,随着昨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一句“中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而再度热火。此前有报道称,过去一年中有90%的网友反对延迟退休。部长介绍,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

  主张延退的和反对延退的,各有各的理由。

  为什么要在近两年如此急迫地讨论延迟退休?简单说有几个紧急问题。一是养老金不够用,老人多了,养老金少了,这是个矛盾。二是劳动力不够了。劳动人口减少、老化,直接损害经济增长。三是人口寿命提高了,活得越长,拿的养老金就越多。

  这些理由很充分,但很明显,它们与国家经济宏观问题关系更密切一些。在讨论“养老”这么一个生活化话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太讲究宏观经济,而忽略了个人体验呢?经济发展是为了什么?党的方针政策明确提出,是改善民生,是让老百姓过得更幸福。假如“90%网友反对”的数据足够可信,那么即便有利于宏观经济,这种民生政策决策时还是要慎重为妥。

  延迟退休不是不可以考虑,但是,它必须兼容宏观层面与个人权益,或者说,它必须处处“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经济发展为本”,它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涉及到“公平”。今年元月,国务院发文,公务员与社会养老双轨制,开始试行改革——的确,公平是讨论一项新政策的基础。其次,自愿。由于职业、状况、健康,意愿的差异,“退休”本来就是一项比较私人的选择。渐进式也好,渐退式也好,在不同状况下的人们,能够自主决定退休,制度只起到引导和保障的作用,这是对劳动者起码的尊重。再次,足够充分的讨论——很明显,这指的是政策的出台过程,当然不仅限于延退,也包括更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政策。

  一项好的政策,应该是不同利益人群的最大公约数。公约的前提,当然是不同利益人群,能够最大限度的发声,并且参与到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去。

  “延迟退休”在当下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应当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但如果酝酿“延迟退休政策”的过程中,参与人群过于狭窄,反面声音吸收不够,被考虑群体总量不够,“以人为本”的考虑不够,那么,它就会带来一种条件反射式的反感。显然,作为一种情绪,反感对政策制定不利,它体现的是不被尊重,不能发言,不能参与的一种焦虑感。很显然,这种情绪既不利于政策的制定,也不利于政策的执行。(鲁珊)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