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出来的生产力 探访西陵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中心

18.11.2014  13:13

  今年暑期,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专程来到宜昌,开展“各地创业园区现状和发展问题”的调查研究活动。

  作为研究点之一的西陵区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中心,向大学生们介绍了该中心运营模式、创业政策等,为支持大学生创业提供航标。

  眼下,西陵经济开发区正大手笔建设、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中心。服务外包产业园、三峡博士交流中心、青年创业基地已投入使用,中心信息平台大楼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中心敞开怀抱接纳着一位位有志创业的人士,有海归人员、私营企业老板、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正在这里为创业梦想而打拼。

  创新服务激发企业活力

  走进该中心的青年创业基地,“孵化”这一概念立刻就鲜活了起来。

  25岁的枝江小伙胡春浩刚刚辞去了工作,和几个朋友专心经营着一家网络科技公司。“今年公司效益不错,到年底扣除税,我应该能拿到30万元。”胡春浩坦言,这一切都要感谢政府对创业青年的重视和扶持。

  去年12月,“创新西陵”首届青年创业大赛,吸引了全市65个创业团队、200多名怀揣创业梦想的有志青年踊跃参赛。胡春浩带着他的“下班车软件”,成功闯进决赛,并获得了两万元创业资金。

  为扶持青年创业,西陵区政府现场与入围决赛的12个创业团队签订免费入驻西陵区青年创业基地协议书。根据协议,西陵区青年创业基地为他们提供20至50平方米的创业场所,并免收房租两年。同时,还将为入驻青年创业基地的创业个人及团队提供免费创业就业培训、小额贷款贴息等创业政策的支持。“今年,公司娱乐软件、在线广告联盟平台等4个项目全部上马。”得益于西陵区“孵化”政策的扶持,胡春浩的公司发展前景乐观。他索性辞掉了原来的工作,一心扑在创业上。

  胡春浩的做法最初遭到母亲的强烈反对。“我出身农村,父母都希望我有份稳定的工作,他们认为网络是虚幻的,不同意我辞职。”胡春浩告诉记者,靠自己创业他去年在宜昌买了一套房,最近准备再买一套,把父母从枝江农村接到宜昌来,向他们证明自己创业靠机遇、靠政策、靠实力,并非网络“坑蒙拐骗”。

  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中心青年创业基地入住创业团队28家,服务外包产业园入驻企业16家,三峡博士交流中心通过吸纳博士人才集聚,为入孵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资源,进一步提升孵化中心的孵化和创新能力。

  从创业孵化到产业孵化

  从出生到发育、从成长到壮大,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在企业发展不同阶段,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支持和服务,这种“一条龙”式的孵化服务链,大大降低了企业创新创业的门槛和成本,一批数量可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破茧成蝶、振翅高飞。

  前不久,宜昌市重点扶持单位、宜昌市首家医疗器械企业——湖北朗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Q版正式挂牌。这是针对处理中小微公司融资难困境,发起的一个全新交易渠道。

  该公司的研发基地和一期生产车间就坐落于西陵区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中心。挂牌当天,市、区相关领导莅临现场。

  升格为省级开发区后,西陵经济开发区孵化功能进一步提升,完善创业链,展现出了新气象。去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中心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

  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中心初步形成了孵化产业集群,拥有湖北朗德医疗、海山科技、航海仪器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宜昌金蚁通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宜昌拓杰、纵横贝尔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软件技术开发企业;武汉火凤凰云计算、宜昌愚夫农业科技、波迪凯商贸等一批电子商务公司;新支点数字科技(宜昌)有限公司、盛世光影(宜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广告传媒文化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院宜昌分院、湖北百瑞吉医药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高端企业。

  产业集群的建设对于科技创新的力量不可忽视,它意味着更多先进技术将在这里转化,更多自主创造的企业将在这里成长,也显示出西陵经济开发区对于科技创新的决心和魄力。

   孵化模式助推经济加速

  “孵化经济时代”的到来,让“孵化器”这个词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加强自主创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海山科技、纵横贝尔、航海仪器从孵化期中“破壳”而出,已跃升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拓杰凯业、火凤凰云计算、新支点数字科技属重点招商引进企业……高新技术孵化中心更像一个巨大的“孵化温室”,帮助中小企业在这里孕育、发展、腾飞。

  记者在该中心了解到,目前整个中心有从业人员400多人,2013年度孵化中心各类企业共实现收入5500万元左右,上缴税金580万元左右。

  西陵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明说:“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创新之路,说到底是企业的创新之路。”他们怀抱通过自主研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雄心壮志,传递着西陵经济开发区经济、科技、文化产业崛起的强大动力。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