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襄阳新记:实施新城建设旧城更新战略以文化之刀刻城
如果把一座城市比喻成一本书,是不是畅销,关键看文化内涵。
两年多来,襄阳用文化之刀刻城,实施“新城建设、旧城更新”战略,投资近800亿元,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新区,完善城市功能,一个融古韵今风一体的新襄阳耸立在汉水之滨。
上至省领导,下至普通游客齐赞:曾经灰头灰脸的襄阳越来越洋气了!
文化行囊
9日,周末,岘山文化广场。人,接踵;绿,满睑;水,如碧。
刘雨昆带着女友专从河南省南阳市赶来拍婚纱:“岘山,可是一座神话名山、文化名山。”
小刘的话不假。“神女弄珠”和“汉江女神”发源于斯,建安七子王粲故居在此。孟浩然、杜审言在此留下了“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的壮丽诗篇。
这样一座文化名山,两年前还是杂草丛生,一家单位要在此盖房子。
城市纠结。拆了建、建了拆,拥堵、杂乱等城市病漫延。破坏性建设与建设性破坏并存,城市潮汐般摊大,变得“千城一面”。
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王君正说,要按照“两个中心、四个襄阳”规划,收拾好历史文化行囊,用物化的建筑彰显历史文化特色,用美化的环境彰显生态优良,用宜居的标准彰显人本力量,强力推进都市襄阳、文化襄阳建设。
市里出高价将岘山脚下的22.4万平方米土地收回,建成岘山文化广场,李白、王维等名诗雕刻在地上。在长8公里的襄樊大道上,包括白居易故园、孟浩然·春晓在内的“襄阳八景”被刻成地雕。游客在漫步中就享受到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盛宴”。黄州会馆修复工程竣工在即,“万里风帆水着天,千帆秋水下襄樊”的盛景将在会馆里重现。
市建委主任肖勇说,现在无论是旧城区改造,还是新城建设,无不烙上了深深的襄阳地域文化印迹。
文化自省
“怎么路灯这么暗?居民晚上来看不清啊?”2月4日晚6时许,夜幕初上,王君正私访“汉江—南渠—护城河”水系连通工程。
一句反问,深刻地文化自省。我们到底是为谁筑城?
人本,城市的唯一旨归。城市要足以安顿人们的幸福生活。
1990年,省政府批复的襄阳城市总体规划中,樊城区长虹北路600亩地就被确定为城市公园地址。
20多年过去了,万达广场、绿地中央广场、环球金融城崛起,每亩地价高达500万元。是建房子还是建公园?
襄阳选择了后者。举资2亿元建成了40万平方米紫贞公园。去年7月1日正式开园。
两年时间,襄阳市主城区共建成8个公园,新增绿地面积220万平方米,人均新增绿地1.5平方米。
襄阳古城,以全国最宽护城河、华夏第一城池之名正在申遗。护城河面积达60万平方米,但是死水。
襄阳有九水。汉江、唐白河、小清河、七里河、南渠、连山沟、滚河、淳河、浩然河,分布汉江两岸,流经城区,是襄阳的血管,但其中多条大变小,小变臭。
2013年底,九水润城工程启动。5月1日,“汉江——南渠——护城河”水系连通工程率先竣工。从汉江提起来的清清江水,直入护城河。
500米见绿、1000米见园、2000米见水的山水园林城市新格局初成。
文化自新
长虹路,全长6.38公里,连接襄城和樊城,是襄阳中心城区交通咽喉。
每小时车流量逾8000台次,人流、车流、物流交汇,交通事故不断,政府急、百姓怨。
襄阳市提出两个改造方案:一是建城市准快速路,设计车辆时速60至100公里;二是建城市主干路,车辆设计时速40至60公里。
建准快速路,要架6座立交桥,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将来建地下轨道交通时,还要拆;建成主干路,只需架4座人行天桥,将原来双向四车道改为双向六车道,实现人、车分流,预留轨道交通线路,优先满足行人需求。
到底咋办?决策层和市民众说纷纭。
向周边居民发放3000份调查问卷,又请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所教授级高工张国华等6位规划大师担任专家。
问百姓,问专家,政府最后拍板:建成主干路。
工程预算一下子从11亿元,减到3.6亿元。群众拥护,拆建快速推进,整个工程仅用时4个月,于2014年元月竣工。
樊城区,襄阳“旧城更新”的主战场。计划征收、拆迁2.4万多户居民400万平方米老旧房屋,规划建设1145万平方米还建房、高端商务区等。
早在2004年就计划对人民路社区、友谊街等棚户区、城中村进行综合改造,但却一直迟迟动不了工。
如何推进?樊城区友谊街社区党支部成员分头登门,征求居民意见。按照1∶1.5的标准还建居民房屋。还根据回民兄弟的意见,新建牛羊屠宰场、回民小学等。
问题迎刃而解。
去年至今,樊城共投资31.43亿元,征收居民房屋1.4万多户,共297万平方米。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秦军说,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城市建设就需要这样的文化自新。(邓洪涛 杨戈 杜守雨 张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