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高新区公安分局科技强警服务民生(图)
图为高新分局的公安A类探头监控平台(资料图片)
新华网湖北频道8月21日电(王丽娟)近年来,襄阳市高新区公安分局全面构建现代警务工作机制、突出实战科技应用、发挥科学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效能,重拳整治200平方公里的辖区治安突出问题,为21万名高新居民打造安全屏障,运用现代化科技服务群众生活。
建GPS“车卫士”工程 重拳打击车辆盗窃案
过去的高新区,地处城乡接合部,辖区内流动人口多、人员复杂,乱停乱放现象,群众自我防范意识不强,致使盗窃摩托车、电动车的违法犯罪警情一直处于高发态势,且受害人多数为低收入群众,给他们造成了较大损失,更重要的是严重损害了老百姓的安全感。据了解,2013年襄阳市高新区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数量已达8万辆。仅去年,高新区盗窃案件608起,其中电动车、摩托车等车辆盗窃高达296起,占盗窃案的48.6%。随着电动车、摩托车的保有量不断增长,压降盗窃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的发案率迫在眉睫。如何才能有效打击车辆盗窃?不让群众出行的交通工具不翼而飞?成了摆在高新警方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解决这一群众关注社会治安问题,高新公安分局借鉴无锡市的成功经验,在辖区内的黄家社区、孙庄社区试点推广“车卫士”工程,为两社区1000户电动自行车主免费安装防盗“车卫士”。这个系统,通过传感技术、定位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时感知居民车辆的位置、行动轨迹、速度等状态信息,实现人、车、物无缝对接,只要群众车辆被盗,就会收到短信报警,运用GPS显示的具体定位,找到被盗车辆,确保群众的财产安全。
7月14日上午7时,暂住团山镇黄家社区的王先生,报警称自己停放在枣阳西环二路的摩托车被人盗走,价值4900元。接警后,高新分局巡防大队将案情迅速通报紫贞移动警务平台,值班民警通过“车卫士”GPS定位系统,发现该被盗车辆停放在前进路襄阳火车站附近的“铁建宾馆”院内。民警迅速赶至现场,发现被盗车辆,并进行蹲点守候。当日11时许,盗窃摩托车嫌疑人印某,回到铁建宾馆,被潜伏的民警抓获。摩托车物归原主,王先生握着民警的手,感激不尽地说道:“我曾经丢失过3辆摩托车,这次能把车子找回来,多亏警方给我安装的‘车卫士’啊!”。从报警到破案仅用时4小时,这让高新民警们大受鼓舞。
7月20日上午11时,何女士报警称自己的摩托车被盗。民警通过GPS定位,发现被盗的摩托车正在高新区追日路附近行驶。通过摩托车的运行轨迹,民警们很快查获到何女士的被盗摩托车,并在犯罪嫌疑人王某的家中搜查出被盗三轮摩托车两辆、电动三轮车一辆、电动两轮车两辆、摩托车三辆,共缴获8辆涉案车辆。
截至目前,两个试点区域车辆盗窃刑事发案大幅下降,团山镇黄家社区“三车”被盗同比下降83.7%,米庄镇孙庄社区同比下降84.3%。高新公安分局局长张天鄂表示,今后要继续把打击盗窃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车辆的违法犯罪,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并争取将“车卫士”工程推广到全区10000辆。发动辖区群众的共同参与,协助警方共同扎牢防范篱笆,把“三车”被盗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