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供电段在集中修中“淬火”

28.11.2016  14:51
    “此次焦柳线第二阶段供电集中修,完成200余条公里的接触网检修任务,段共计发现隐患缺陷469处,处理销号466处,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

    11月25日,在襄阳供电段技术科召开的焦柳线第二阶段接触网集中修总结会上,技术科长郝义勇对集中修的成果做了充分肯定。

    金秋十月的荆楚大地,焦柳线一年一度的集中修如期拉开大幕,200余名干部职工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在连绵424公里的大舞台上挥洒汗水,攻坚克难,保障供电。

    襄阳供电段管辖的焦柳线郜营至西斋段,共有4个供电车间。在前期设备拉网式修前调查的基础上,他们集合生产实际,成立了松滋、枝江、荆门南、襄阳南、襄阳北五个“集中修”项目部,抽调精兵强将昼夜不停地利用“天窗点”整治设备缺陷。

    供电设备“集中修“不管对参加的人员还是对检修的设备来说,都是一个淬火的过程。

    时间长、任务重、人员多、安全压力大,对职工身体、精力都是很大的考验。但是与此同时,只有在“集中修”期间,职工才能利用充足的作业时间,接触到“施放承力索”、“更换绝缘器”等平时检修根本涉及不到的“大活”、技术活。

    计划检修的设备缺陷,大都是修前调查期间难以处理的“钉子户”,都是日常检修期间没有机会处理的隐患。经过整修后的设备能很好的恢复运行状态,舒展筋骨,以崭新的姿态重新投入运营。

    集中修期间一天两个“天窗点”,平均外出时间十个小时以上,劳动强度极大。一天24小时被分割成四个时间块,夜间天窗时,职工要在寒夜里干活两三个小时,汗湿衣衫,黑白颠倒,今年集中修期间的绵绵秋雨,更是让参战职工苦不堪言。疲惫的身体,嘶哑的嗓音成了每名参与集中修职工的标配。

    “啃好硬骨头,攻坚集中修”。艰苦的条件反而激发出了参战职工更强的斗志。

    通过建立标准化施工组织保障体系,“集中修”项目部让施工组织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全面提升“集中修”的组织管理水平。通过以质量过硬、工艺达标为目标,建立质量工艺达标保障体系,做到“修前调查、修中控制、修后验收,确保“集中修”质量、工艺达标。

    充分发挥人员、材料、机具优势,对接触网设备进行集中、系统的检查,改变以往散、乱、效率低下的做法,按照“巡检分开、修验分开”的模式,做到修一处、保一处。同时,抓好检修作业的劳动人身、施工配合、设备隐患的整治,做到环环相扣。

    在执行供电设备“零误差、零缺陷、零故障”的高标准要求的同时,80后、90后的年轻工班长挑起了这次集中修的大梁,各“集中修”项目部以“老带新”、“强带弱”的形式,互帮互控,加快青工的成长,为供电段提升了职工队伍素质,储备了接触网人才,扩大了集中修的效果。

    31个日日夜夜转眼即逝,付出的是汗水,换来的是金光熠熠的导线,焕然一新的设备以及重新忙碌起来的站场、枢纽。经历“集中修”“淬火”的供电人,将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在条条银线上奏出更绚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