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每日电讯关注襄州抗旱“摆设井”是如何起死回生的
(张盛剑)6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在第2版以“抗旱摆设井是如何起死回生的”为题报道了襄州机井泵站电力配套和冬春农田水利工作。报道全文如下:
走群众路线改工作作风
据新华社武汉6月14日电(记者袁志国)在商品粮生产基地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近几年来连续干旱,老百姓无水抗旱忧心不已,而国家资金投入建设的200余处机井、泵站却悠闲地晒着太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当地通过查摆问题,让这些“摆设井”开始起死回生,成为今年抗旱的有生力量,群众终于享受到实惠。
2013年,是襄州区连续干旱的第4个年份。7月,峪山镇袁店村的两口机井竣工,但村主任罗言清高兴不起来:一边是水稻在干死,一边是机井不通电成了摆设,实在让人闹心!村里老百姓也急了,打政府热线投诉:井打好了,咋不出水呢?
为什么会这样?今年春节前后,当地组织调查小组逐村摸底,结果令人吃惊:机井与电力不配套的有149处,泵站与电力不配套的有52处,共影响全区10个乡镇20万亩耕地,其中“摆设”最久的机井竟已有5年。区水利局局长林广才说,上亿元的资金不仅没有发挥效益,而且造成负面影响,群众认为是政府在搞形式主义,做个样子罢了。
罗言清说:“去年大家都有怨气,本来指望井水的,谁知道指望不上,水稻还是干死了,这样的摆设井不如不建。”
据介绍,这些水利设施是襄州各部门通过多种渠道争取的国家项目,涉及发改委、国土、财政等多个国家部委。林广才说,这些遗留问题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项目预算资金不足、与供电部门沟通不够等因素。
惠民工程变成了伤民心的工程,怎么办?区委书记王宇华说,我们的工作做得怎么样,一定要到田间地头来检验。
很快,当地开始研究解决机井、泵站与电力不配套问题。在调研中,王宇华向村民道歉:“是我们官僚主义,与村镇沟通不够,工作做晚了!”今年4月,襄州区决定拨出2600万元专项资金,分两年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并要求今年解决的100处必须在夏收结束前完成。
当地供电部门迅速抽出三分之二的施工队伍,开始进村架杆走线。34天后,这个困扰多年的“最后一公里”打通了。
这一次罗言清真的高兴了,去年望着机井发愁,而现在却完全不一样。前几天刚刚架设好的变压器,离机井只有几米之遥。推开井房房门,轻轻将电闸往上一推,轰鸣声便响了起来,一股地下水流从管道中涌向灌溉渠。机井通电后,袁店村已抢种了40多亩水稻。罗言清告诉记者,有了这股水,村里很多田地可以不种玉米而改种水稻,水稻产量高,一亩收入有2000多元,但玉米只有700多元,效益相差很大。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今年襄州仍将面临干旱少雨的天气,目前全区8个大中型水库中有3个干枯(水位在死水位线下),131座小型水库中60%以上干枯,但当地表示今年有信心迎来粮食生产十一连增。据介绍,除了100处机井、泵站的通电工程可以惠及数万亩耕地外,今年襄州区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灌溉渠淤积、失修等问题进行了治理。到目前,共投入1.45亿元,组织劳力90万人次,完成渠道疏浚清淤整治704公里、泵站机井维修301处等,通过这些农田水利工程,可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新增旱涝保丰收面积5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