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耀卿:改革漕运 利国利民

01.06.2015  20:58

  唐朝的首都在长安。关中虽土地肥沃,但地方狭小,不能自给自足。所以常常要从东南地区调运粮食,以满足京城的供给之需。
  唐高祖、太宗时期,物资消费比较节俭,所运粮食不多,每年也就二十万石,所以漕运之事比较简单。但到了唐高宗以后,漕运之事逐年增多,随之而来的追功逐利之事也大量出现,最终受害的却是老百姓。
  起初,从东南地区调运粮食的路线图是,先走水路,即从江淮一带漕运租米至东都洛阳,送到含嘉仓,再走陆路,用车或牲畜驮运到陕州。水运,路途遥远且风浪大,常发生沉船事故,所以平均一斛米能运到八斗就算成功了。陆运,费用高,才三百里路程,平均两斛米就要运费一千文。老百姓交纳租米的同时,还要负担水陆运输的费用。加重了百姓负担。
  为了降低成本,朝廷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甚微。如针对黄河三门峡有砥柱山滩流的险阻,苑西监褚朗建议开凿三门山,修筑道路,以通陆运。于是朝廷派了六千士兵前往开山,但没有成功。其后,将作大匠杨务廉又开凿了一条栈道,用来牵引漕船。纤夫胸前系住纤绳,绳索一断,纤夫往往坠崖而死,但官吏却信口雌黄,说是逃亡了。因而又拘捕死者的家人,百姓苦不堪言。
  谁能破解这个难题?危难之中显身手。裴耀卿登上了漕运改革的舞台。
  裴耀卿是个“官二代”,他的父亲是宁州刺史裴守真。他是个早慧儿童,几岁时就能写文章,考取了“童子举”。后又被任命为秘书省正字、相王府典签。受到相王李旦的常识,与丘悦、韦利器轮流在府中值班,以备顾问。
  相王李旦即皇帝位后,任命他为国子主薄,后又任长安县令,济州刺史,宣州刺史等官职。他为官勤政爱民,颇有政绩。
  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时任宣州刺史的裴耀卿到京城朝见皇帝。唐玄宗征询他对漕运的意见。裴耀卿上书就当前漕运存在的问题讲了三点:一是通行的时间少,滞留的时间长。运送租庸调(赋税)的物资,以每年二月到达扬州进入堤闸,要到四月后才能通过淮河进入汴河,此时常苦于水浅,至六七月才到达黄河口,而这时黄河已开始涨水,必须等到八九月水退后才能溯河而上入洛水。二是漕运水路多梗塞,船只过往不顺畅。三是江南的人不熟悉黄河的水情,转而雇请黄河当地的水手,增加了人力、物力。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裴耀卿建议,根据路线特点,在运粮沿线设置几个大粮仓,做为中转站。具体做法是,在河口设武牢仓,在巩县设洛口仓,使江南的船只不必进入黄河,黄河的船只不必进入洛口。而河阳、柏崖、太原、永丰、渭南各仓,可以分段转运,水深则行船,水浅就存粮于仓以等待,这样船只就不必停留,而物资也不会耗损。
  这次建言,玄宗没有理解,故而束之高阁。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裴耀卿任京兆尹,京城雨水过多,粮食歉收,谷价飞涨。为解决吃饭问题,唐玄宗将带着京城百官暂时到洛阳居住,临行前召见裴耀卿,询问救济灾民办法。
  裴耀卿趁机再次提出自己的建议:“停止陕州陆运,在河口设粮仓,江南船只到河口后,卸粮于仓后返回,官府再雇船分别运送进入黄河和洛水。在三门峡东、西分别设粮仓,漕运把谷子卸在东仓,再由陆路运到西仓,然后再用船运,以此来避开三门峡的险阻。”
  玄宗认为这个建议很好,于是任命裴耀卿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江淮都转运使。裴耀卿受命后,在河阴设河阴仓,在河清设柏崖仓;在三门峡以东设集津仓,以西设盐仓,调运江淮粮赋进京。三年时间,共漕运粮食700    万石,节约运费30万缗。
  漕运改革,成效显著。
  这时,有人劝他将节省下来的钱上交朝廷,以表功劳。裴耀卿却说:“这是国家的财产,不能用于向皇上邀功讨好。”后来,他把这些钱充作政府向百姓购买财物和粮谷的“和市费”之中。
  裴耀卿的官品、人品由此可见一斑。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