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报道:合股养虾 分户种稻――湖北潜江市虾稻共作的“统分智慧”

23.04.2015  18:44

  新华网武汉4月21日电(记者黄艳 俞俭)谷雨这天清晨5点,“垸长”潘芝金、代万美一吆喝,“合股养虾”的10位农民来到三角尖垸田间捕虾。经过一个半小时作业,捕获了50多公斤小龙虾。虾贩张老四早早等着收购,一共卖了2000元,当时就分到各人手中200元。
  
  70岁的刘宝财告诉记者,今天收的虾不算多,又是星期一,价钱不算高。不过,自4月初以来,每天有两三百元进账。
  
  这10位农民是湖北潜江积玉口镇古城村七组村民,10年前,他们自发摸索出“合股养虾、分户种稻”的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在当地得到推广与发展。
  
  田间养小龙虾在潜江已有15年历史,而“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在2005年前后逐渐兴起,虾肥稻香,养上两季小龙虾,每亩可增收一两千元。
  
  潜江市水产局产业科负责人周浠说,“虾稻共作”一般需要几十上百亩成片作业,稻田四周挖一圈两三米宽的环形水沟,通过排水降低水位,让虾子自动回到水沟,田里就可以插秧。待到秧苗长壮实,再灌水升水位,虾子就和水稻共生了。
  
  三角尖垸120亩田特别适合养虾种稻,但分散在10户农民,多的有20亩,少的才五六亩,田块大小不一,田埂交错,推行“虾稻共作”比较困难。
  
  “合股养虾、分户种稻”模式的牵头人刘宝财说:“田挨田、埂连埂,没法达到排水灌水的要求。我家一排水就进到他家去了,除非把田统起来。
  
  于是,刘宝财找到垸子里其他九户村民商量把地“”起来,大家一拍即合。他们将120亩田改造统成一块,沿着内周挖虾沟,10户人家统一养殖小龙虾,不管田多田少全部都“均股份”:平均投入、平均分红、均担风险。
  
  每年生产经营管理由两个“轮值”的农户说了算,轮值的农民叫“垸长”。“下虾苗、排灌水、耕整土地,插秧、上肥等等,垸长组织大家一起搞生产。”刘宝财说,两名“垸长”每年从小龙虾收入中各支500元辛苦费。
  
  这种统分经营收到了很好效果。刘宝财告诉记者,去年三角尖垸小龙虾纯收入13.8万元,每户分到1.38万元。水稻生产也因为小龙虾养殖“升值”了。
  
  “养殖小龙虾不能乱施农药化肥,种出的水稻比普通稻每斤贵四五分钱,产量也不低,每亩地1300多斤。”农民代万清说,他家去年水稻纯收入2万多元,加上小龙虾的分红,收入4万元。
  
  “这个钱在农村生活得很好,我一个60多岁的老头子,不仅不要儿女养老,还可以补贴孩子。”代万清说着,笑得合不拢嘴。
  
  古城村村委会副主任张义权说:“合股养虾、分户种稻”体现了农民的智慧,不仅古城村12个村小组纷纷效仿,还在积玉口镇推广开来。“统有统的需要,分有分的理由,真正做到了统分结合,灵活经营。”潜江市水产局局长吴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