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 强化武汉长沙南昌中心城市地位
长江中游城市群示意图 制图 陈昌
本报讯(记者张隽玮)5日,《国务院关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公布,备受关注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思路更加明确。批复指出,要努力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城市群。
这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
湖北省发改委中部办副主任守同发认为,这对于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调发展、共建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共用、深化对外开放。
“必须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多点核心的城市群规划”,守同发表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依托沿江、沪昆和京广、京九、二七等重点轴线,形成多中心、网路化发展格局,促进省际毗邻城市合作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中以北京为中心、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情况并不一样”。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专家解读
长江中游城市群
国务院研究室司长向东:呼应国家战略促进城市群互联互通
昨日,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二司司长向东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的批复,是呼应三大国家战略、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举措。
向东说,十八大后,我国有三个重要的国家战略,一是“一带一路”、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三是长江经济带。三个战略各有侧重,长江经济带是横贯东西、打通中国经济东西向动脉的重要引擎,而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长江经济带龙身位置,与“龙头”长三角、“龙尾”成渝城市群形成三大重要支点。
他认为,国家重点扶持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发展,一方面是缓解特大城市的人口集聚压力,另一方面是希望产业布局更加合理,避免结构趋同和同质化竞争。纵观美国东部城市群和日本大东京城市群,都形成了很强的互补和合力效应。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圈都是国家级两型社会试验区,具有一定基础,其中武汉与周边城市已经形成了一小时经济圈,它们与长江经济带这一新型国家战略相契合,必将绽放出更耀眼的成就。
向东说,城市群本身有内在的发展规划,需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要打破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之间的区域壁垒,增强各城市群的特色魅力,使“中三角”成为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极。(驻京记者 柯立)
武汉城市圈
中科院研究员黄金川:武汉城市圈要为培育自贸区打基础
8年前,国家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昨日,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让当年《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课题组主要成员之一、中科院城市地理室副主任黄金川激动不已,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是长江经济带这一重要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
黄金川从2004年开始武汉城市圈的研究工作,11年来,他见证了武汉大城复兴之路。他说,当前,深改革、再开放成为新常态的主旋律。开放格局不仅仅限于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也成为新一轮开放的排头兵。第一轮自贸区的建设已经花落上海、天津、广东和福建,但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一定会产生国家级的内陆自贸区,其中武汉极有可能夺得头筹。
他建议: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上升为国家经济增长第一方阵的利好形势下,武汉城市圈要顺势而为,充分发挥自己在航空、内河航运上的优势,注意培育自由贸易区基础性工作,另一个是核心产业的培育。武汉原有的装备制造业等强势产业要形成新的突破;更要做好节能环保产业,未来三年我国这一产业预计有7万亿的市场容量,武汉城市圈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三是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新能源产业要与“互联网+”浪潮深度融合;四是搞好两型社会试验区的生态建设,尤其是水生态的防范,在治理好水环境的同时,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动力。(驻京记者 柯立)
武汉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武汉将发挥“龙头作用”
昨日,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向记者表示,规划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战略定位。“可以预见,长江中游城市群必将作为中部崛起的龙头,率先崛起。”秦尊文说。
秦尊文说,长江经济带上有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此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都先后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此次《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无疑使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具体实施更具方向性、可操作性。
秦尊文分析,武汉在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对外开放方面都大有可为。
秦尊文说,作为5大国家级城市群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要在产业方面有独到之处,打造产业集群,在武汉、长沙两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带领下,通过创新带动发展。
对武汉、长沙、南昌三个中心城市的利好方面,秦尊文表示,前期三方在项目建设、合作机制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多成效,交通运输很可能成为优先受益对象。
“很显然,武汉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中将发挥‘龙头’作用。武汉要发挥好这一作用,进一步巩固中国中部中心城市的地位,并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下基础。”秦尊文说。(记者胡雪璇 张隽玮)
市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春洋:巩固交通枢纽地位体现区位优势
“武汉一方面要承担起《规划》所赋予的功能和定位;另一方面,也要以此为契机,提升发展水平,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昨日,市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春洋表示。
《规划》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就是其中之一,指出要“统筹推进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
“武汉一直以来都发挥着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作用。而《规划》的实施,必将进一步巩固武汉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让其区位优势更明显。”李春洋呼吁我市积极推动沿江高铁、沿江高速公路的建设,拉近武汉与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距离。此外,还要加紧推动长江航道整治,尽早使长江武汉至安庆段航道延深至6米,宜昌至武汉段航道延深至4.5米,提高长江武汉段通行能力,推动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
李春洋还说,《规划》明确武汉、长沙、南昌是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这就需要武汉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产业,如金融、教育、医疗等,为周边城市提供服务,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 (记者胡雪璇)
网友声音
@到不了的地方
江西人民发来贺电,老表外出打工的太多了,希望以后家里人们富裕强盛。
@小俊
为武汉、长沙、南昌的朋友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两个萝卜
强化武汉中心城市地位,武汉人民表示很兴奋。和中部其他城市互联互通。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实惠和机会。
@风筝怎么飞
期待规划全文早日公布,希望规划早些落地。好政策需要好执行,中部城市抱团力量大大的。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六大任务
一、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依托沿江、沪昆和京广、京九、二广等重点轴线,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促进省际毗邻城市合作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围绕提高综合保障和支撑能力,统筹推进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
三、产业协调发展
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基地
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建立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机制,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基地,有序推进跨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共建生态文明
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
共同构筑生态屏障
着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共同构筑生态屏障,促进城市群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
五、公共服务共享
加强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交流合作
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
共同推动文化繁荣
联合开发人力资源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全面加强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文化繁荣,联合开发人力资源,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
六、深化对外开放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共建开放通道和平台
推进国内外区域合作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把握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共建开放通道和平台,推进国内外区域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发展历程
“长江中游城市群”最初是湘鄂赣三省联手谋求全国区域发展新增长极,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等合作打造的国家规划重点地区,又称“中三角”。
提出战略
2006年4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出台。
此后,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复;
安徽皖江城市带获批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2009年9月
国务院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沿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两横两纵”经济带,积极培育充满活力的城市群。
之后相继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0年12月
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由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体构成的“长江中游地区”等被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
2012年2月
湖北武汉、湖南长沙和江西南昌三省省会城市举办首次会商会,共同签署《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合作协议》。
2012年8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2012年12月
区域发展与改革座谈会在江西九江召开,安徽进入长江中游城市群阵营。
全面推进
2013年2月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首届会商会在武汉召开。
湖北武汉、湖南长沙、安徽合肥、江西南昌签署《武汉共识》。
标志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进入到全面推进阶段。
2013年9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武汉组织召开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规划前期工作会议,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进入实施阶段。
2014年2月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二届会商会在长沙举行。
湖北武汉、湖南长沙、安徽合肥、江西南昌签署《长沙宣言》。
2014年9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把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增长极”。
2015年2月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三届会商会在合肥举行。
湖北武汉、湖南长沙、安徽合肥、江西南昌签署《合肥纲要》。
2015年3月
政府工作报告将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规划出台
2015年4月
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