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诺奖致辞选入语文教材 体现丰厚人文情怀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近日透露,该社18本语文教材已全部送审,今年9月全国将迎来中小学语文教材“大换血”。值得关注的是,莫言2012年诺贝尔奖致辞《讲故事的人》也成为初中课本新选文。此前,关于莫言作品是否应当进入中学教材曾引起广泛讨论,《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用耳朵读书》等莫言作品大多入选语文选修辅助读本,入选教材较为少见。莫言诺奖致辞《讲故事的人》内涵丰富,阐述了文学的本质,体现了丰厚的人文情怀,尤其令人称道的是其自由包容的价值取向。很显然,初中语文教材选用《讲故事的人》,凸显了宽阔的文化视野和开放意识。
在这篇致辞中,莫言说,“小说家是社会中人,他自然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小说家在写作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做人来写。”莫言的这番话,不但对作家富有启发意义,而且对中学生富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尤其是文学审美,习惯于“抽丝剥茧”,把人贴上形形色色的标签,甚至于简单地用“好人”和“坏人”来对人进行机械划分。真正还原到人,站在活生生的人的立场上,体现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才回到了文学的本质,对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写作显得非常重要。
“我知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难用是非善恶准确定性的朦胧地带,而这片地带,正是文学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只要是准确地、生动地描写了这个充满矛盾的朦胧地带的作品,也就必然地超越了政治并具备了优秀文学的品质。”莫言的这句话,很多中学生可能一下子还无法理解,正是由于语文教育长期以来的一个通病就是教条化,是非善恶标准往往“不容置疑”,学生学习的课文这样写,写起作文来,自然而然也就“爱憎分明”。但愿莫言这篇致辞能够给中学生带来一个广阔的天地,让中学生在作文的时候超越狭隘的是非观念,体味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表现真切的个体命运和社会生活轨迹。这样的作文才能有血有肉,富有意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莫言在这篇致辞中,讲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同学们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有一个同学竟然没有哭,他就去向老师“告发”,后来心中常常悔恨不已,“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莫言所讲的这个故事思想深刻,耐人寻味。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自由的心灵,健全的人格,那就需要具备超越性、普遍性的价值观。但愿莫言这篇致辞入选教材后,不但能够给学生们带来启迪,而且能够给教育工作者带来启发:那就是在21世纪的今天,只有在孩子们心中植入“个性”、“独立”的种子,我们这个时代才能真正唱响“多元化”的主旋律。
文学审美是语文教育的核心,人性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文学对社会、时代的现实观照,更应该成为自觉追求,把《讲故事的人》收入初中教材,非常符合语文教育的实际,也非常符合当今的文化潮流,但愿中小学语文教材今后能够多多收入类似文章。在这次语文教材“大换血”中,鲁迅多篇文章均作保留,其实也体现了这种理念。鲁迅文章具备高度思辨精神,不但可以训练学生思维,而且可以拓展学生认识空间。应该说,鲁迅的这些文章,也正体现了莫言诺奖致辞所阐述的文学理念,文化启蒙与开放意识,应该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记者 贾梦雨
(见习编辑:陈佳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