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元素闪耀国际生态论坛

13.07.2023  10:05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训前 通讯员 赵辉 魏家锋 实习生 严诺晗

  7月8日至9日举行的2023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湖北元素引人注目。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授予中国“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13处,湖北独占两席。在“呵护自然之美·促进绿色发展”主题论坛上,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邀参加对话。

  近年来,我省扎实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认可。

  “川东—鄂西特有现象中心”核心地带

  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罗永生说,成为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过程非常严格,首先必须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

  七姊妹山保护区自2019年起,按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全球标准,围绕“良好治理、合理规划、有效管理和实际成效”四大方面开展创建工作。

  2020年11月,世界专家组前往七姊妹山保护区进行实地核查、代表访谈、现场评估,认为其具备作为IUCN保护地绿色名录成员的资格。

  2022年12月10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宣布,更新绿色名录,其中七姊妹山保护区入选。

  据介绍,七姊妹山保护区属我国三大特有现象中心之一的“川东—鄂西特有现象中心”的核心地带。该保护区保护对象是以珙桐、钟萼木、红豆杉、黄杉等为主的珍稀植物,以林麝、黑熊、鬣羚等为主的珍稀动物及其生长栖息环境所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以及保存完好的970公顷山地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系统。

  守护北纬31度“绿色奇迹

  走进神农架国家公园,经常会与经过生物廊道的金丝猴不期而遇。

  “这是国家公园体制下保护升级的成果。”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局长沈绍平说,守护好北纬31度的“绿色奇迹”,是神农架国家公园的神圣职责。

  2016年11月17日,神农架国家公园挂牌。试点过程中,该公园将4个世界级保护地、4个国家级保护地和2个省级保护地的优势资源进行重组,在保护自然资源、优化生态环境、提升社区福祉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绩。同时,牵头成立“鄂西渝东毗邻自然保护地联盟”,深化了区域生态保护合作。

  据统计,从成立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组建神农架国家公园,当地居民和游客先后救助了1000余只野生动物,包括毛冠鹿、松雀鹰、黄麂、金丝猴、金雕、黑熊等30余种。

  2022年12月10日,神农架国家公园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

  后河入选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

  本次论坛举行了高端对话,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贵州省林科院、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7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参与对话。

  五峰后河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毛业勇在交流分享环节,重点从开展本底调查、探索数据赋能、彰显监测效能等方面进行介绍,引来阵阵掌声。

  据介绍,自启动本底资源调查以来,后河保护区收集调查数据2000余GB,形成9类11本科考丛书,成为在全国率先应用公里网格调查法、率先采用PDA采集全要素数据、率先开发科考APP、率先制作融合二维码技术新型植物标本的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于2022年入选生态环境部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2023年获评“全国林草系统先进集体”。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