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花鼓戏音乐名家杨礼福收徒传艺
11月16日上午,荆州花鼓戏音乐名家杨礼福“师带徒”拜师仪式在潜江市曹禺戏楼举行,来自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洪湖市荆州实验花鼓剧院、仙桃市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等单位8位学员拜杨礼福为师,学习花鼓戏音乐创作。举办杨礼福收徒传艺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湖北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湖北省戏曲振兴发展计划(2016——2020年)》精神,充分发挥戏曲名家传帮带作用,加强戏曲后备人才培养,推动湖北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举措。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严荣利出席拜师仪式并讲话,潜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申东辉,潜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玉梅出席拜师仪式。
杨礼福,国家一级作曲,荆州花鼓戏音乐名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非遗保护项目荆州花鼓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舞台艺术特聘专家。近50年来,杨礼福扎根于江汉平原这片沃土,勤奋耕耘,为100多部大、中、小型剧目创作编曲,并多次在全国和全省性文艺评奖中获奖。《平原作战》、《家庭公案》、《李天保吊孝》、《站花墙》、《秦香莲》、《十五贯》、《宝莲灯》等数十台剧目的音乐唱腔被制成磁带和DVD光碟在全国出版发行。2013年,出版发行作品集《荆州花鼓戏唱腔音乐精华·杨礼福作品选》。其独创的“吊孝腔”、“遥望曲”、“哭丧调”等现代花鼓戏唱腔成为江汉平原一带群众广为传唱的“流行音乐”。
严荣利同志在讲话中向以杨礼福为代表的众多为花鼓戏传承发展作出贡献的艺术家表达了敬意。他说,戏曲事业的传承发展需要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等众多艺术家的共同努力。老艺术家们为戏曲剧种的传承发展付出了一辈子的心血,现在仍然在为戏曲剧种的传承发展作长远的考虑。杨礼福不仅为潜江市花鼓戏的发展,也为全省花鼓戏的传承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各位学员不仅要学专业,更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承担应有的责任,做好花鼓戏的传承、创新、发展工作,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和老百姓对戏曲剧种发展的要求,齐心协力,让花鼓戏越唱越响、越唱越亮、越唱越远。
杨礼福对8位学员提出三点要求和希望:一是艺无止境,要干到老,学到老。学艺,先学做人,先习学修身,加强道德修养,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二是艺术的源泉源自人民,要扎根基层、扎根农村,向人民学习,反映他们的心声。要熟练掌握花鼓戏的四大主腔和百余支小调声腔,对江汉平原的民歌、劳动号子、风俗民歌、宗教音乐,要烂熟于心,做到随手拈来、为我所用。三是要努力向传统学习,要和所在院团的老师、同行及其院团以外的艺术家交朋友,团结合作,共同创造,才能取得好的成果。
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的邵铜刚正式成为杨礼福弟子后激动不已。他欣喜地表示,很多像他一样的年轻戏曲工作者曾经为悟不到戏曲要领而心急如焚,渴望有人指点迷津。杨礼福老师在戏曲音乐上耕耘数十载,经验丰富,业务精湛,成绩斐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人格魅力,这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今后一定虚心学习、真诚请教,和其他学员一起努力成为荆州花鼓戏的“中流砥柱”,为荆州花鼓戏传承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