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饲料工业高速发展 居全省前列
---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 助推千亿加工业发展
饲料工业是联系工农业的中轴产业。近日记者从荆州市畜牧兽医局获悉,近年来我市的饲料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潜力巨大。在该局的着力培育下,目前全市饲料企业总数达到74家,2013年实现总产量296.36万吨、产值93.7亿元,且品种繁多,门类齐全,质量持续稳定提高,助推了农产品加工千亿产业发展。
饲料工业以每年25%的增速高速发展
据荆州市畜牧兽医局局长黄服亮介绍,我市饲料工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便利的交通,不断发展壮大的畜牧水产规模养殖,都为饲料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些年来,知名企业纷纷落户荆州,本地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不仅有新希望、通威等全国饲料行业前十强,还有中粮集团、东方希望、汇海等一批国内知名饲料企业落户荆州,本地饲料企业如天佳、金迪尔、正康、恒泰等也在日益壮大,生产的产品除全价配合饲料外,还有氨基酸、微生物添加剂和预混料产品,品种繁多,门类齐全。饲料品种也齐全,主要有猪、鸡、鸭、鱼等系列配合饲料、氨基酸、微生物添加剂和预混料。全市饲料产销量仅次于武汉市,位居全省第二,并且饲料原料产品复合氨基酸粉远销福建、广东、广西等地,配合饲料产品辐射到宜昌、荆门、常德、岳阳等周边地区。
助推农产品加工千亿产业发展
促进养殖业升级。目前,畜牧水产养殖业成本中饲料成本占70%以上,饲料工业的发展,为推动我市水产、畜牧养殖方式的转变和提档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规模化养殖的显著特点是由传统粗饲料喂养、粗放管理转变为以全价配合饲料饲喂和精细化管理的科学养殖,可以说没有饲料工业的跟进和发展,我市水产、畜牧养殖方式的转变不可能这么快,目前,饲料生产企业正在积极探索推广全程化、高效养殖模式。
促进就业,增加地方税收。饲料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门槛低,能吸纳大量农民就地转移就业,2013年全市饲料企业提供就业岗位达到3580个,年人均工资3.8万元,远高于城镇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同时饲料工业虽是国家扶持的行业,免交增值税,但上缴的所得税、印花税、房产税、土地税、教育附加费等其它税费仍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仅荆州中心城区饲料企业上缴各种税费就近3000万元,并且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转化农副产品,带动相关产业。我市是粮棉油主产区,其加工后的副产品如菜粕、棉粕、豆粕、米糠、麦麸等是饲料工业的重要原料,丰富的粮食资源是众多外地企业选择落户荆州的重要原因之一。据调查,我市畜禽全价配合饲料所需原料的40-50%、水产配合料所需原料的70%以上都来源于本地农副产品。饲料工业的发展还有效带动了本地运输、建筑、包装、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调整结构 做大做强
荆州是农业大市,饲料产品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现代水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畜牧水产品产量增加和效益提升迫切需要饲料新产品、新科技、新工艺的研发与推广,市场空间很大。但目前饲料工业还存在企业规划选址不尽合理、饲料生产结构不太完善、本地中小企业过多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优化产业结构,坚持招大扶强,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优化饲料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预混料、浓缩料等前端产品,以及水产特种饲料生产,充分利用本地白鲢、小杂鱼量大价低的优势,大力发展甲鱼料、鳝鱼料、螃蟹料、小龙虾料、泥鳅料等高蛋白全价配合饲料,提升产品品质。同时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推进“粮-经-饲”三元种植,大力发展饲料玉米、饲料大豆生产,提高本土原料供应能力。
坚持招大扶强,提升整体水平。改变荆州饲料工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链条延伸不够、服务意识淡化等问题,更多引进国内知名的品牌企业,依靠市场竞争机制淘汰小企业。同时在政策上重点加强对饲料企业的现场审核和资质许可,督促企业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确保饲料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