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长江干堤上的“领头雁”
(栗明)在长江荆江悬河险段的堤防上,提起“领头雁”——夏东林,人们无不啧啧称赞!从他那红黑的脸膛和一双满是老茧的双手,就能看出他是一个真正的护堤人。在东升段他一干就是24个春秋,从担任段长之后,他严格按照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石首分局制定的“六化”(经费预算化、管理货币化、检查制度化、责任连锁化、评比公开化、结账硬性化)管护机制,按照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一段堤、一片林、一个人),让东升段的堤防管理从前几年全流域最后一名跃居为先进管理段。看着墙上挂着的那些奖牌,我们纷纷赞叹,夏冬林却淡然一笑:“成绩和荣誉属于大家的。”
(一)
在东升段,不论是那个职工,有困难的去找夏冬林,他总是满腔热忱帮助解决,把职工当作亲人来看待,特别是他帮助曾令雄料理后事,大家都很感动。
曾令雄与李丽玲这对夫妻,在石首分局东升段共同管一段堤,“夫妻段”曾一时被传为佳话,然而在今年4月,曾令雄不幸因病去世。
夏冬林闻讯后立即赶到曾令雄的家,亲自和段里的职工为曾令雄料理后事,从布置灵堂、准备丧事用品、接待前来吊唁的亲朋,一直到出殡火化、安置骨灰,事无巨细,他都安排得紧紧有条。
在帮助料理曾令雄丧事的三天三夜中,他没有合一下眼,吃不下饭,喝不进水。每当他想到曾令雄的早逝,就泪如雨下。反倒是李丽玲过来安慰他不要太过悲伤,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夏冬林强忍悲痛将这位多年的患难兄弟安葬好后才离开曾家,吊唁的亲朋和乡邻都感动不已:“没见过这么关心体恤下属的领导,就是亲兄弟也不过如此。”
还有一名叫邹惠亭的职工,由于沾染上了一些不良嗜好,家庭散了,工作敷衍了事,长期拖分段的后腿。若是有谁看不惯说他一下,他总是硬崩崩甩下一句话:“老子就这样,你能把老子怎么样?”大家都认为他无可救药了。夏冬林为真心帮助他,主动与这名职工结成了对子。每天清晨,夏冬林就带着劳动工具,在他的堤段上除杂草、收卫生,实在忙不过来时,夏冬林还把东升段的班子成员动员起来帮忙。正是夏冬林的长期坚持,才让这名职工感到了不好意思。从此,邹惠亭像变了个人似地,除杂保洁、防病治虫、巡堤护林……工作上样样干得出色,竟然从“后进”变成“先进”。当他拿到东升段发给的最高奖励----1500元现金时,当场感动得热泪盈眶:“这都是夏段长的功劳呀,没有他,我哪能当先进呀!”
大伙看到邹惠亭变了,都热心撮合他的姻缘,帮助他重新组建了家庭。邹惠亭的精神面貌大变,他的堤段从此不再荒芜。
(二)
在黄家拐管理组,庭院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两个照管建筑材料的职工在等夏冬林来接班。
“夏段长是不是有事不来了?”
“晓得跑到那里快活去了,说不定这次修管理组,捞了不少好处吧。”
“你不要瞎说,夏段长不是这样的人,是不是对你罚了款记恨在心呀?”
“哼,夏冬林升官了,就把我们这帮老同事给忘记了,人一阔脸就变?”
检查完其它工作,正准备推门进去的夏冬林,无意中听到了两位职工的对话,肺都快气炸了。
要知道,当初的东升段黄家拐管理组是一幢破烂不堪的危房,没水没电,院内杂草丛生。为改善职工们的住堤环境,他一趟趟跑分局,与领导死缠硬磨,好不容易才争取到有限的经费。为节约成本,他连设计费用都舍不得出,自己按照兄弟单位的庭院按图索骥,熬夜加班进行规划设计。购物料时,自己顶着烈日与班子成员骑车跑建材市场,讨价还价中连水都舍不得买一瓶喝。在同一个建筑队谈价时,施工队长嘲笑他:“从没见过你这样为公家节约的‘小气鬼’,给回扣你不要,价格压得又低,你这个‘苕坨’。”
他真想立即把门踹开,将那个背后说风凉话的职工破口大骂一顿。但冷静想了下,只要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为职工办点实事,被人非议又算得了什么。
他调整了自己的心绪,与两名职工打声招呼,接下了这个让他思绪万千的夜班。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夏冬林就这样不分昼夜奔波在管理组,终于完成了对管理组的改造。一幢富丽堂皇的欧式办公楼矗立在江堤边,职工寝室、小食堂、小庭院建设得宽敞明亮,管理组内通水通电通有线通网络,有花有果有绿化还有蔬菜,职工们在劳动后回段组有免费可口的饭菜,有安逸舒适的休息环境。这样的“堤边别墅”,不仅让职工留连忘返,而且还吸引到更多的家属同职工一起来“休假”。
(三)
盛夏,本应是杨树茁壮生长的季节,但东升段一些杨树的树叶全都没了,一片片光秃秃的树杆哭丧脸,低下了头,不用说,这是食叶害虫们的“杰作”了。
“这样的树种早该换掉,每年防病治虫的钱投入不少,职工吃了大亏,效果又不好,树永远也长不高”,性格温尔文雅的夏冬林,面对在2002年荆南长江干堤工程建设完工后,盲目引进栽植的一些北方品种时,忍不住连声抱怨。
曾在华中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参加培训学习,具备丰富的防护林管理经验的副段长宋玉华说:“这些从北方引进过来的品种,在北方可能很适宜,但在南方,面对高温多湿的天气和板结的土壤环境,就容易生黑斑病,根本抵抗不了食叶害虫和蛀杆害虫,还是要引进新品种。”
说干就干,先引进好的品种,发展自己的苗圃,再每年逐步换掉。
在南京林业大学,负责研究开发南林品系的潘惠新教授刚开始没有多大的兴趣,并将他们拒之门外。夏冬林并不气馁,他先后三次登门拜访,讲解石首当地企业每天需要的木材数量,分析引进南林品种看好的前景,果然引起了潘教授的浓厚兴趣。当潘教授看到丰富的护堤林地资源后,主动提出了合作关系。东升段就这样与南京林业大学在黄家拐建立了200多亩的苗圃科研基地,培育苗木达一百多万株,由技术人员对苗圃基地进行抚育管理。
在建设苗圃初期,缺少资金,他通过关系跑银行贷款,鼓励职工集资筹集资金。请不起人工,他自己带领干部职工用锄头、铁锹开荒刨地。为保成活,他在高温天气中带领职工挑水,一干就是半夜,几次因为过于劳累,连人带桶滚到水塘内。为治病虫害,在高温天气中,他冒着中毒的危险,背着喷雾器进行防治。在寒冬腊月中浸泡树苗时,他第一个赤身钻到冰冷的水塘内,一捆一捆地泡着树苗。由于抚育精心,管理得当,苗木的成活率高达到95%。
职工们由当初的观望、等待和抱怨,在尝到甜头后,这才坚定了发展壮大苗圃的信心。
黄家拐精心培育的杨树南林1-5、T-120苗种多达六个品种14个品系。具有速生、干形圆满、材质好、耐水湿、抗虫性强,在堤防土壤板结地和低洼滩涂地带,都适宜生长。在石首分局落户后,受到周边群众的欢迎,一出圃后供不应求。如今,郁郁葱葱的黄家拐苗圃已成为石首分局乃至当地的一张“名片”。
问起发展苗圃后职工们增加的收入,一位职工为我们算了一笔帐,“每人种10亩地,每年可增收3000元,发展苗圃,人平可增收5000元。管理组另可创收3万余元,再加上将空闲场地和渔塘对外的租金,可满足我们在段组吃住等支出。”副段长宋玉华感慨说:“发展苗圃后,职工们都成了育苗的专家和能手,有职工甚至租用外面的土地大规模育苗,带动了我们石首杨树产业的发展,这都是夏段长的功劳呀。”
植树造林、除杂栽益、巡堤保洁、倚堤创收……夏冬林就这样带领职工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荆南长江干堤上辛勤劳劳着。管理组庭院变漂亮了,东升段的堤防一天天的变美了,职工们的收入也增加了,对此,夏冬林仍不满足,还在探索着下一步如何让职工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
在巍巍的荆南长江干堤上,我们顺着夏冬林的手望去,仰脸看着那高高的杨树,透过疏密有致的树叶,却看到天空中一行大雁在领头雁地带领下,在蓝天白云中载着春天和希望矫健地展翅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