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报道:宜昌1.6万茶农“结盟”兴茶——邓村绿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展纪实

30.06.2014  11:30

  农村新报讯 农村新报记者徐思弘 通讯员王宇新 黄善君
  
  种茶靠手机、管茶有“处方”、农资量身订、卖茶不操心……近日,记者走进著名茶乡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看到好一幅“市场活、茶叶俏、收入增”的合作兴茶局面。
  当地1.6万茶农组建我省首家茶业联合社“邓村绿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涉及9个茶叶专业村、5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及3.518万亩茶园。通过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利益共惠,联合社泡制出一“”誉满中华的清茶。
  种茶有“处方”,农资量身订
  6月6日,是联合社向茶农免费发放农机具的日子。早上8点不到,近千名茶农、农机操作员、种茶大户从各村赶来,领取近千套农机具,采摘机、喷雾器等,价值200多万元。
  茶农钟志强在领到机动喷雾器、修剪机的同时,还领到一张“处方单”,这是前几天农技人员上门给茶树会诊开出的。今年,在专家指导下,他的部分茶园轮流实行“计划生育”改良品种,种植产量高、季节早、芽头大的茶叶新品种,成为今年茶叶增收的“秘密武器”之一。
  联合社成立之初,就组建了一支提供种植全程“星级服务”的三农服务队: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采机防、统一农资配送、统一产品加工、统一产品销售。
  “我们种茶连肥料都是定做的!省心着哩!”钟志强乐呵呵地说,有30多名农技人员奔走在茶园,进行土壤检测,再与肥料厂家“订制”不同含量的复合肥和有机肥。既为茶树生长提供科学合理的营养成分,同时又改良茶园土壤结构。
  每到病虫害高发季节,茶农持股权证就能按成本价领到价格低于市场10%的生物有机肥和农药。采用生物、物理连片防治,不仅效率高,还节省劳动力,可降低成本30%以上。
  据了解,仅今年,联合社已投资200多万元,为茶农配置各类机械设备1000多台,农资200多吨。
  茶事“广而告之”,种植全程“导航
  “邓村乡今夜到明天多云,气温17℃到23℃……”每天下午约五点,邓村乡几乎所有茶农都会用手机查看“茶事信息”,安排第二天的农事。
  点开“茶事信息”,只见气象、价格指导、统防统治、打假举报等10多项服务内容一应俱全。
  “有了它,茶农种茶足不出户坐在家里所有事情就可搞定!”古城坪村党支部书记何全明说。村民向红艳则对“农药举报平台”竖起了大拇指。 “要是有人兜售假药,发个短信就能向工商部门举报!
  “茶事信息”是联合社开发的一项专为茶农免费服务的平台。目前,9个茶叶专业村的茶农,每天都可以通过手机短信、乡广播,收到3到5次生产、销售方面的信息。
  信息化助力,改变了当地人种茶的传统两难:缺市场信息,闯市场难;文化水平低,科学种植难。据联合社主任罗贤成介绍,联合社建立了一套从种植、供销到品牌建设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使邓村绿茶迈上了信息高速公路。通过网络信息建设,还实现了茶叶从茶园到茶杯不落地,24小时内直达省内经销商或消费者手中。
  种茶环节的全程服务,农资、农技环节的高度组织化,使得邓村茶的品质大大提升,更使得茶农的种植积极性普遍高涨。联合社还面向社员做出六项承诺:一是按市场价或高于市场价收购鲜叶并适时发布收购信息;二是每亩茶园奖励200斤有机肥;三是无偿使用采摘、修剪、病虫害防治、农机生产器具等;四是每年不低于1~2次、3~4门实用技术培训;五是提供远程科技、信息、咨询等服务;六是以分社或加工厂为单位,实行独立核算,盈余分红。
  “日白佬”的知心话:亩收万元不是梦
  来到邓村乡小渔村三组,刚一进村就被热心的茶农谭复明给堵住了,他向记者讲述了一件让他颇感自豪的事。
  今年春茶开园不久,区农林局的农调队员到该村调查茶叶的长势和收入情况时,直言“今年整个夷陵区的茶叶因气候、墒情等原因,目前亩产过万元的茶农还没有一家”。
  没想到,听到此话的谭复明马上反驳道:“我的10多亩茶园今年还不到半月,收入突破了5.5万元,比去年多收入了一万多元哩!春茶至少有收6万元,加上夏秋茶全年10万收入一点问题都没有。
  此言一出,农林局的农调队员调侃他是个吹牛不写草稿的 “日白佬”! 谭复明便把农调队员拽到自家的茶园。察长势、测亩数、看台帐、算收入,直把农调队员整的心服口服。
  谭复明的话得到了村民们的证实:今年当地茶园亩产1万元的十分常见,占到小渔村茶园的30%。“至少有30多户是开着小车在卖鲜叶哩!
  “今年茶叶效益高,全靠卖得好,因为我们依靠了组织闯市场。”谭复明对记者说起了知心话。“市场风云变幻,单干难成规模。以前,茶农、茶商、市场之间缺乏有效对接,而现在茶农再不为销售发愁。
  穿行在邓村的竹林、江坪、古城等村,经常有满载鲜叶的大蓬车从身边呼啸而过。
  罗贤成说:“这是方便9个茶叶专业村、16200名茶农而组织的收购车队,不分时段行驶在田间地头,每天将8万多公斤鲜叶送到5个加工厂。
  茶农张远大告诉记者:“我住的地方与下堡坪接壤,地理位置偏僻。一个村仅有两家私人加工厂,原来卖茶的价格都是工厂说了算。一旦两家价格串通,即使找另一家也是白搭。如今,收茶的大篷车天天在村里跑,立夏之后的鲜叶还能卖4.6元每公斤,去年可能只有2.4元哩。
  组织化销售见成效,湖北名茶战“打响
  眼下,在联合社的茶叶收购点,尽是排成长队等待交易的茶农。鲜叶统一由联合社依市论价收购,茶农足不出户就完成鲜叶交易,并确保利益。
  今年,当地春茶的开园价从去年的每公斤76元提高到每公斤90元;一芽三叶鲜叶的收购价从去年的每公斤2.4元达到今年的4.6元。联合社理事长黄宗虎表示,今年春茶上市后,合作社茶农的经济收入同比提高了17%。
  组织化销售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整合起来,1万多位社员牢牢抱团。资源优势成为产业优势,个体优势变为规模优势。过去,市场上一个小浪就让单家一户 “船翻呛水”,如今他们形成一致对外的整体竞争力,产生了1+1>2的效应。面对风高浪急的市场大潮,这艘茶业“大船”稳步前行。
  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联合社承办茶叶节、斗茶赛,将宜昌茶推向全国市场。茶农们惊喜地发现:“在电视上一晃、报纸上一登,整得全国人民都晓得邓村绿茶哒!
  今年,连绿茶大省安徽的企业都光顾邓村乡收购茶叶,一个星期的收购量就达到几十吨干茶。茶农钟志强说:“去年同期鲜叶的收购价最高在1.3元左右,而今年现在的鲜叶价稳定在2.3元以上,都还是过抢的。
  5月28日,湖北省首家建成运营的茶叶专业鲜叶交易市场在邓村乡分水岭开门迎客。交易市场占地面积5000㎡,总投资300多万元。记者在现场看到,9个交易区内人潮涌动,几百家茶企、茶商进驻市场;闻讯赶来的上千名茶农,将鲜叶从竹林湾、白水头、中包山等6个产茶村运到市场有序交易。
  今年,联合社还将建设5到8个鲜叶交易市场,为茶农、茶商、加工厂搭建一个公共、公平的交易平台。联合社这艘茶业“大船”,将载着湖北绿茶品牌在全国、乃至世界打出了一张靓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