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鸡”变“凤凰”——湖北英山县桑园亩综合收益过万元的调查

12.06.2014  16:21
  

  一亩桑园的综合收益到底能够达到多少?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探索,湖北省英山县演绎了“乌鸡”变“凤凰”的传奇——通过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有机结合,每亩桑园的收益在1万元以上。
  初夏时节,记者来到了湖北省优质桑园基地县——英山县,深入桑农家中和田间地头,对该县桑园亩综合收益过万元进行了实地调查和采访。
  英山县种桑养蚕历史悠久,桑蚕茧和丝绸纺织产业是该县的传统产业。然而,由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产业链条短,产品档次低,市场波动大,桑农往往是种了挖、挖了种……近年来,随着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英山抓住机遇,培育了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壮大提升,走出了一条富民强县的特色发展之路。

作茧自缚”变“出口成张

  近年来,随着蚕桑产业的发展,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提高,原来极为充足的蚕茧原料竟然不能满足企业加工需求了。英山县茧丝办通过调研发现,由于打工经济的持续火热、农村常住人口的锐减,蚕室及养蚕设施的投入加大,加上桑园亩产比较效益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原来是农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蚕桑成为了蚕农手中的“鸡肋”。
  针对这一现实情况,县茧丝办组织蚕桑技术人员开展新技术攻关、新模式创建,以此来推动桑园基地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将徘徊游离在蚕桑种养边缘的农民重新拉回基地中。
  2013年初,县茧丝办组织机关蚕桑干部和企业技术人员一道,远赴江苏、浙江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的蚕桑建设经验,确定了开发平面茧生产新技术攻关方案。通过几经论证,组建10人专班,投入开发资金9.7万元,下到农村采桑养蚕、驻点研发45天,在全省首家成功开发出平面茧生产新技术,过去的“作茧自缚”,如今变为“出口成张”。张种平均生产平面茧6.2公斤、每公斤单价300元,生产鲜蚕蛹23公斤、单价40元,实现了单张蚕种收入2780元的高效益,比单张蚕种常规蚕茧生产效益高出1325.6元,增收比例高达91.4%。

入社“试水”变“干部下田

  听说几千年的养蚕方式被改变,效益又是大幅度提高,该县蚕农纷纷赶来咨询观摩,跃跃欲试。为进一步打消蚕农的顾虑,县茧丝办牵头组建了桑和平面茧专业合作社,并给予相应的技术、资金等政策性扶持,网罗部分“胆大”的蚕农入社“试水”。
  去年底,县茧丝办又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更大地激发蚕农积极性、如何做实做好桑和平面茧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文章。今年年初,该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在金家铺镇六口塘村租赁农民土地50亩,投入资金120万元,规范建设600平方米的养蚕车间,高标准建设以养蚕、养鸡、养鱼和种桑、种菜、种药材相结合的“三种三养”复合型高效蚕桑基地新模式。在基地建设的同时,注重科技支撑,将传统的养蚕蚕匾改为可升降的省力化蚕台,继续示范推广平面茧生产技术,有效降低养蚕劳力成本和提高养蚕比较效益。
  在高效蚕桑基建设过程中,桑和平面茧合作社不仅获得了技术、资金扶持,还得到了人力支持。今年,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县茧丝办将六口塘蚕桑基地建设作为群众路线教育的实践载体之一,规定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每个养蚕季节,必须下到基地劳动“服役”10天以上,一时间,“干部下田、种桑养蚕”成为六口塘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有了县茧丝办的有力支持,桑和平面茧合作社的胆量和步伐更大更快。六口塘基地建设包括养蚕车间的建设从今年3月9日开工,到5月15日开始养蚕,仅仅只用了67天的时间,创造了英山蚕桑建设历史上的“桑和神话”。

乌鸡”变“凤凰

    县茧丝办主任曾毅说:“推广应用平面茧生产技术,能够省去传统繁琐的蚕茧收购和烘烤、煮茧、缫丝环节,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平板丝,彻底杜绝企业和蚕农之间在收购环节因蚕茧定级定价所不可避免的矛盾,切实维护企业和蚕农双方的利益,同时还达到了环保效果。
  面对一亩桑园能不能实现1万元综合收益的质疑,曾毅先是认真地对这个模式进行了解读:高效蚕桑基地新模式实际上是种新型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立的前提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便于“复制”。桑园养鸡,可以吃草吃虫,鸡粪增加桑园肥分;桑基鱼塘的水用于桑园灌溉,桑园除的草、蚕粪(蚕砂)用来养鱼;桑树修剪的枝条可以培植食用菌,果桑的桑葚既可供观光采摘,还可加工成桑果酒、桑果汁。基地建设时,首先必须保证桑园土地一年四季不闲置,除了主要土地用于种桑外,其他间隙土地要确保每个季节、每个时间点都有农作物、蔬菜和药材在种植、在“生钱”,蔬菜主要集中在生姜、辣椒、缸豆、萝卜等品种,药材则要因地制宜地选择确定。这样万元高效蚕桑模式就完全有了保障。
  曾毅然后简单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根据现有劳力情况,一年养殖三季蚕,全部生产平面茧,可以至少实现收益7500元;仅萝卜种植一项,每亩就可产鲜萝卜4000公斤以上,最低直接收益就是2000元以上,加上其他蔬菜、药材种植和桑园鸡养殖收入,每亩收益绝对能够达到万元以上。
  在该蚕桑基地现场,记者欣喜地看到,所栽种的桑树长势喜人,播种的缸豆、辣椒体肥苗壮,茧丝办技术人员正在精心地养育“蚕宝宝”,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展现眼前。
  据介绍,该县计划从今年秋季开始,将这种高效蚕桑新模式的应用范围推广“复制”到20个专业村,真正做到将农民手中的“鸡肋”实现“乌鸡”变“凤凰”,推动蚕桑产业上游原料供应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