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究竟是阳历还是阴历?
24节气究竟是阳历还是阴历,可能有些人还搞不明白。
现在世界通行的历法是阳历,而华人则更多的采用“阴历”这一古老的方法。阴历是以月亮的圆缺变化周期作为计算单位,这个周期大致是29天12小时44分4秒左右,因此大月30天,小月29天,真正的阴历一年只有354天,比阳历少11天。为了使它能够符合天气冷热变化的周期,每隔二年或是三年就得多增加一个月,称为“闰月”,所以我国古时就有“十三月”的名称,后来又用“19年7闰”的方法来设定闰月。目前在科学指导下,闰月设置就更精确了。
阳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计算的,这地球公转一周需用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方便以365天做为一年,每隔四年设一个闰月,使原本28天的2月增加为29天。
而24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分为24个节气,每月2个。它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相差1~2天。因此,从这一点,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分析出来,24节气虽然是来自古代中国,但是它的算法却是与现有的阳历基本吻合,并且准确地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24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
虽然,24节气与阳历一样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的,因而每个节气的阳历日期基本不变,但是也还是有前后一两天的摆动,这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并不正好是365天之故。仍以立春为例:每年的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阴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24节气作为指导农业的一个重要依据,一定要比较的准确才可以,所以,如果用阴历来划分的话,必然就会带来很大的误差,当然也就起不到指导作用了。
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给出大家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那就是24节气是按照阳历历法同样的原理来划分的。
(来源: 中国天气网 责任编辑:黄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