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要素考验A股九月收官 节后行情可期
调整余震犹存 节后行情可期
上周末A股市场在一则利空传闻冲击下,走势急转直下。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数、中证500指数纷纷急跌。不过,跌停板家数并未大幅扩容,千股跌停的奇观未再现,说明市场承接力有所增强,显示空头抛压潮接近尾声。
传闻让A股闪了下腰
上周A股市场走势表面看来,是因为一则莫须有、甚至不可能的传闻导致大跌了一下。之所以说不可能,主要是因为传闻涉及的相关部门是证券业协会,涉及的事由又是IPO重启。一般而言,IPO重启的直接决策部门只有证监会,所以,这则传闻没有一点技术含量。但即便如此,仍然被空头视为打击多头的一大武器,A股由此急跌。
如此市况,只能说近期空头能量依然充沛,市场心态还相当敏感脆弱。也就是说,上周五的走势,与其说是传闻让A股闪了一下腰,不如说市场内在多空能量对比,也需要一个下跌来达到一个新平衡。因此,上周末的调整,实质上是A股内在做多能量已有所消耗,所以,略有风吹草动,空头就如虎狼一样直扑下来,多头只能后撤防守。
余震或难避免
正因为如此,有分析人士指出,9月最后3个交易日的行情表现不宜乐观。一方面因为上周五走势疲弱,显示空头尚有进一步扩大战果的能量。而且由于面临国庆长假,不确定因素更多一些,所以,多头更不愿意发动大规模反击,持有更多筹码过节。在此背景下,节前的市场买力减弱难免。
另一方面,清理配资虽然取得了较大成果,但从公开的数据来看,仍然存在余震的可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上周五介绍,截至9月23日,已经有69%场外配资账户已完成清理,说明尚有三成场外配资处于清理过程中,一旦部分资金账户出现集中卖出行为,就会突然增强A股抛压,导致A股出现大的波动。所以,在9月最后三个交易日里,A股不可避免会出现一定波动。
十月或迎来大力度反抽
不过,节后行情可以较为积极地预期。一是大多数机构资金将9月30日视为场外配资压力最终释放的时间点。过了9月30日,场外配资的抛压就会大大减弱。与此同时,经过持续三个多月的调整,除了场外配资尚有一定抛压之外,大多数中小投资者已就地卧倒,市场缺乏进一步做空能量。所以,熬过9月30日之后,套牢盘的抛压也会渐次减弱,多头将迎来更为乐观的反扑良机。
二是三季报业绩可能继续乐观。从2015年半年报来看,工程机械、地产、银行等代表房地产产业链的个股业绩仍处于谨慎态势中。但是,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股继续高歌猛进,取得了两位数的业绩增长。考虑到经济结构转型深入以及大规模并购整合等因素,创业板在2015年三季度业绩增速仍有望超预期,从而带来股价反弹契机。
半仓持股过节
综上所述,本周一、周二需要注意调整余震的风险。但周三建议投资者适量加仓,至少以50%的仓位持股过节,享受10月反弹的红利。
其中,两类个股可跟踪。一是未来有主题投资题材刺激的品种,包括诺贝尔奖概念的精准医疗概念股,也包括环保概念股、新能源动力汽车产业股和智慧城市产业股,这些板块可能成为10月反弹先锋或主角;二是高比例含权股,由于7月以来的调整使得不少大股东或高管也牵涉其中,因此,公司积极维持股价,推出了迎合市场的高比例股本送转,一旦市场回暖,就可能引发资金追捧,可跟踪。
缩量横盘磨底21天 三大要素考验九月收官
分析人士预计,近日市场抛压不会太重,大盘有望重返3100点之上并展开一波小幅反弹行情
上周沪深两市股指先扬后抑。从周K线看,上证指数收出了带上影线的十字星,周跌幅为0.18%,显示上方抛压较重。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周涨幅分别为0.55%和1.9%。量能方面,上周沪市成交额为13028亿元,日均成交额仅有2605亿元,市场人气非常低迷。可以看到,目前,市场呈现出深强沪弱,缩量整理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上证指数自8月26日创出2850.71点的新低后截至上周五,已经横盘整理21个交易日。分析人士表示,技术面上看,“21”是变盘时间窗口。本周是国庆长假前的最后3个交易日,回避长假的短线资金基本抛尽,清理场外配资也到了大限,预计市场抛压不会太重,大盘有望重返3100点之上,并站在5日、10日、20日均线之上,展开一波小幅反弹行情,以迎接金秋十月的到来。
多空因素交织
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便是经过21个交易日的缩量横盘后,市场将向什么方向突破。对此,多空双方在谨慎观望中,各持己见。
相对乐观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首先,连续调整后盘面做空动能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释放,这从沪深两市持续萎缩的成交量上得到直接体现,在大跌后的行情中,成交量的大幅萎缩更多的预示着做空动能的衰竭。其次,清理配资对沪深两市产生的负面影响将显著减轻。第三,伴随人民币汇率的企稳,美联储加息时间的后移,投资者对宏观不确定性的担忧心理将得到有效缓解,沪深两市也将因此受到正面影响。第四,目前股市维稳是管理层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期,国家领导人多次谈及股市,显然是对市场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市场有信心的一种体现。政策底已基本到位。
悲观者则认为,虽然A股在3000点一线整理数周,有企稳反弹的机会。但从实际走势看,屡次尝试成交量始终未能有效放大,表明市场观望气氛较浓,预期谨慎。这种该涨不涨的表现,有可能转变为久盘必跌、不进则退的风险。
另外,从预期看,在去杠杆、清配资之后,市场资金仍在不断流失。据投资者保护基金网站统计,上周银证转账资金净流出735亿元,近三周连续净流出共计2633亿元。同时,从基本面看,9月份财新PMI初值仅为47.0%,创近6年半以来的新低,表明宏观经济仍面临持续下行的压力,基本面尚未有明显改善的信号。在此情况下,行情如果回归基本面,那么亦步亦趋也在情理之中。
最后,随着中秋、国庆长假的接踵而至,A股市场面临节日效应。由于近期海外市场受德国大众事件及难民潮等影响表现动荡,A股休市期间也可能出现超预期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到节后A股市场的表现。
两类个股具有投资价值
在多空双方的激辩中,本周仅有三个交易日,便将收出9月份的K线。分析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经过连续3个月的阴线后,9月份K线收阳似乎概率不大。主要有三大因素值得关注。其一,本周成交或再创地量。近期,随着股指进入横盘整理,沪深两市成交量出现明显萎缩,临近国庆长假,投资者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可能不太愿意大幅增持股票,从而进一步加剧缩量的局面。其二,周一,国家统计局将发布工业经济效益月度报告。周四即10月1日,国家统计局将发布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月度报告。其三,本周解禁市值环比增逾一倍。9月份最后一周虽仅有3个交易日,但解禁规模却不减,市值反而增加了不少。据统计,本周沪深两市限售股上市数量共计28.5亿股,以上周五收盘价计算,市值585.9亿元,较上周增加一倍多。
对于后市,值得注意的是,仅有17个交易日的10月份,证券市场将迎来2800多家上市公司的三季报集中披露。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三季报业绩基本上可以反映2015年年报情况,因而财务数据将成为机构择股的主要依据。另外,三季报所透露出的机构持股情况,反映的是9月30日的数据,颇具时效性,将引发各方资金追捧。
操作方面,分析人士建议投资者守住价值端,可关注两类股票,一类是金融服务价值端,以银行、保险为代表的蓝筹股是稳定市场的中流砥柱;另一类是消费型价值端,这类股票有着充足的现金流,值得拥有。(证券日报)
【市场动态】
根据沪深交易所安排,国庆节前三个交易日(9月28日至30日)两市有28家公司共计26.69亿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解禁市值达516亿元。
虽然近年来各大券商将PB业务作为战略性业务来推进,但始终未能得到市场重视。此次规范场外配资需将接口转移到券商自身的PB系统,PB业务因此获得券商重新审视,并因配资转移的需要而改进系统和服务。
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25日表决批准了北京2015年预算第二次调整方案,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增支8.9亿元。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要做好北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入市的投资运营方案和监管办法等准备工作。
在部分公私募基金看来,A股市场正在逐渐寻找并接近底部。短期而言,3000点上下维持震荡格局是大概率事件,市场最担忧的“黑天鹅”事件仍是汇率调整后资本流出。
自6月18日两融余额达到峰值以来,随着A股在连续调整后逐渐企稳,沪深两市的去杠杆化也已接近尾声。
近日,华泰证券(601688)、广发证券(000776.SZ)、中信证券(600030.SH)等多家券商公告称,暂停使用第三方客户端交易软件,要求投资者使用开户券商的交易软件进行下单。
【市场观点】
对于目前的A股行情,最权威的基调是:市场已经进入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阶段,发展资本市场是中国的改革方向,不会因为这次股市波动而改变。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投资是人生的马拉松。很多人喜欢在牛市中赚快钱,但殊不知价值投资的精髓就是在低迷时坚定选择,就像龟兔赛跑一样,最终收获投资的果实。而现在沪指3000点区域,无疑又是价值投资的战略良机。
在消息面相对平静的背景下,多空当前弱平衡的状态可能难以打破,预计沪指在节前仍将延续3000-3200点的箱体整固走势。
虽说英周末劲升并导致全周形势由下跌转而微幅上扬,欧洲整体表现也相当剽悍,可短线涨幅更大的德、法、意却仍旧下挫,加、日近两周的组合相对更差。欧洲短线大涨来得较突兀,最近的跌宕起伏也表明目前仍处不稳定的态势中。
一条窄幅盘整带已经在3100点至3200点之间形成。顾比复合移动平均线(GMMA)短期组均线的收敛表明市场正在为反弹至3400点做准备。这个反弹发展成为趋势的改变的可能性不大。
四季度新一轮中级行情有望启动,10月有望出现建仓时间窗口。操作上,短期投资者仍应控制仓位高抛低吸,以游击战思维参与主题投资;同时,精选优质股票 ,逢低逐步建仓布局,低估值绩优蓝筹和超跌优质成长股是重点布局方向。
自上周以来市场出现企稳,逐渐进入底部区域。在下跌过程中创业板指数下跌幅度超过50%,上证指数最大跌幅超过40%,形成足够大的回调,市场逐步走进底部区域。
【后市策略】
在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双重任务的情况下,政策有望继续保持宽松,以起到短期内托底经济的作用。资本市场方面,A股主题投资活跃度将逐步上升,风险评价有望在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的基础上改善,行业景气度将成为挑选个股的主要考虑因素。
本周收盘后可能会由调整转换为回升,具体的研判点位是2865点,非常接近前期低点2850点。不过疲弱的日线趋势似乎对于周线的支撑力度有限,再加上节前甚至节后市场可怜的成交量,我们依然需要对市场保持一份足够的冷静,本周也没有必要改变空仓等待的策略。
对于10月投资策略,部分私募人士指出,目前大盘是超跌反弹,并不是实际反转,市场信心仍较弱,修复仍需时间。未来仍看好新兴产业成长股。
多位私募人士表示,目前足以扭转市场颓势的信号仍未出现,在操作方面依然需要保持“熊市思维”;但态度方面可以保持谨慎乐观,不需要过分地看空。随着清理场外配资等利空的逐渐消耗,10月的“吃饭行情”或值得期待。
多数基金投资总监对四季度股市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市场已进入阶段性底部,长期走势不悲观,部分主题板块也已进入投资时点。
市场整体成交量逐步下行、上涨乏力的情况下,机构认为面临方向选择,投资者可以关注政策受益板块,尤其是新能源、核电、环保等可以得到实质性受益的板块。金百临咨询 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