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2》炒热湖北多地佳肴 一蒸菜引两地相争

31.05.2014  15:33
图为:饶老汉展示所摘的小花菇(电视截屏)  图为:喷香的天门蒸菜(电视截屏)

 楚天金报讯 记者任宝华 肖黎

  为什么选择房县小花菇、天门蒸菜?为什么没有潜江小龙虾?拍摄油菜,为什么节目组选择了安徽而不是“油菜大省”湖北?《舌尖2》开播至今,话题的口水比吃货的口水还要多。

  近日,《舌尖2》总导演陈晓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含蓄表达“我们有一套自己的评估体系”,但并未详细介绍。如今,《舌尖2》栏目组对各界纷争已经是三缄其口,一位与栏目组有诸多工作交集的纪录片制作圈内人士杜先生,对本报作了一番释疑。

  “首先,我们得端正一个态度,《舌尖上的中国》终究是一档商业纪录片,它没有美食普查的义务”,杜先生介绍,从一档纪录片的操作看,有很多偶然性的因素,都会左右最终的呈现,“在前期调研决定拍摄内容的阶段,节目组往往先会通过自己的人际圈去搜寻、选取。所以会先选择熟人了解的内容。以油菜为例,据我推测的话,因为陈晓卿是安徽人,他自己比较熟悉,就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拍摄素材,所以选择了安徽而不是湖北。

  在外地的餐厅,比如北京,比较有名的湖北菜,有葱烧武昌鱼,有沔阳三蒸。除此之外,似乎再无太多的“名牌”。至于“房县小花菇”,让杜先生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它在湘鄂情的菜谱上可以看到。

  多年来在美食品牌的打造上也颇有经验和心得的天门市烹饪协会会长王国斌也认为,“在全国来讲,鄂菜一直不是发达菜系,所以一直以来在宣传上有所忽略,但随着这几年的努力,鄂菜也已经逐步进入主流菜系了。”《舌尖》之所以搅动了这么多地方的营销热情,王国斌表示,“全国各地餐饮协会现在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打响美食品牌,可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眼下《舌尖》掀起热潮,节目中提及的美食,在短期里的眼球效应和经济效应都获得了爆发式增长。但大家都明白,如果这只是一次无意识和无方法的狂欢,终究只是浮光掠影,空留一地鸡毛,而且最大的受益者只是电商,尤其是淘宝。王国斌和郭兴华的观点非常一致:在擦亮品牌这件事上,《舌尖》只是一个契机,未来还应趁热打铁,而不能仅仅只靠一档纪录片,去激发食客们长期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