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气象之转藏

27.06.2014  20:03

     

        ——温度和湿度,决定了细菌等微生物的活跃程度,而微生物则可以改变食材的本来面目。人类巧妙利用气象因子、微生物与食物的互相影响,更好、更久地保存食材,进而创造新的美味。
      陈潇,在北京工作的南京人,和大多数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一样,每年只有春节时她才能回家探望父母。短暂的相聚后,离别时,陈潇的行囊中总少不了一种家乡味道——腊板鸭。
      板鸭是中国腊制食物的著名代表,据南京当地人说,最初制作板鸭是为了长时间保存食物,便于士兵远征时携带。
      制作板鸭,温度和风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腌制过程中,温度要控制在7℃左右,低温可以遏制细菌繁殖速度,同时促使食盐缓慢渗入。老师傅们对温度的把控更为精细,他们会将小雪至冬至时节制作的板鸭与立春至清明的板鸭区别开来,前者口感更佳,秘诀在于气温决定了腌制时间的长短。
      而风干、晾晒环节对气象因子的要求也颇为细致。风干环节一般要求温度为10℃,通风,忌雨水。鸭肉进一步脱水,微生物失去生长的土壤,而盐及亚硝酸钠则进一步发挥作用,食材在得以保存的同时,出现独特风味。冬季制作的板鸭通常可以在常温下保存3个月,这让陈潇可以在遥远的北京品尝家乡的味道。
腊制食物在中式餐饮中极为常见,包括腊肠、火腿、熏肉等等。制造腊味的环境非常重要,不同气象条件也决定了同一类食物的不同风味。
      浙江金华,地处盆地,这里气温、湿度的变化,正好适合火腿的腌制和发酵。火腿冬季腌制,春天洗晒,黄梅季节发酵。每年的六七月份,金华地区闷热潮湿的气温促使火腿迅速发酵,产生大量利于人体的氨基酸。而近些年走红的云南诺邓火腿,猪腿腌制后需抹上混有盐卤水的泥浆,在阴凉、通风处存放数年,通过漫长的时间完成深度发酵。
一般来说,腊制是指肉类经腌制后再经过脱水(烘烤、烟熏或晾晒)的加工过程,它是两种更古老的食物转藏方式的联姻。
腌制是人类早期保存食材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齐民要术》就曾记载过腌菜,蔬菜与盐、糖、辣椒在温度的作用下完成奇妙的转化。腌制泡菜的气温非常讲究,一般控制在5℃。
      人类风干食物的历史要追溯到上古时期。这种手法主要是让食物脱水,进而遏制细菌活动。根据食材的不同,有些需要在阴凉处纯靠风吹脱水,有些则需要在阳光下曝晒。人们惊喜地发现,鲜香菇因水分饱和,芳香素不能充分释放,风干之后,干香菇会释放出鸟苷酸,它的鲜味强度是普通味精的几十倍。
      如果说遏制微生物活动是保存食材的主要手段,有时,人们也会反其道而行之。新疆人制作酸奶,需天然发酵,依赖较高的气温来激活乳酸菌;徽州臭鳜鱼,要将鱼放在25℃的环境下进行腌制,在菌群的作用下,肉质改变,食物保存时间得以延长一倍。有一种说法是,臭鳜鱼的出现,就是为了方便徽商远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食物的转化与储藏,不仅是人类制作美食的智慧,更是文明进化与发展的标志。那些可以携带千里、保存长久的食物,不仅让我们回忆起熟悉的滋味,更带有家乡的温度。
( 来源:中国气象报 编辑:黄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