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建设将全面提升武汉城市格局 是制度创新高地
本报讯(记者肖娟)“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之于武汉,就如同上海自贸区之于上海。”昨日,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自贸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波描绘自贸区建设将给武汉带来的种种利好图景,他说,如果改革给力,很多想象并非遥遥无期。
东湖综合保税区部分入驻企业 记者任勇 摄自贸区不是扩大的保税(港)区和新开发区
湖北自贸区分为武汉、宜昌、襄阳三个片区,武汉片区70平方公里,位于东湖高新区。昨日,参与湖北自贸区申报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自贸区建设对于城市的改革发展、产业提升影响将是全方位、全领域的。
该负责人介绍,在申报过程中,对自贸区的认识也逐步深入,自贸区不能简单看作原来保税(港)区的空间范围叠加,也要摆脱把自贸区当成新的“开发区”,获得国家优惠政策和投资的片面思维。武汉片区设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湖高新区,也是因为这里一直是制度创新的“试验田”,自贸区也是一样,不是“优惠政策洼地”,而是“制度创新高地”。
自贸区的任务是要形成适应高水平贸易投资协定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以扩大开放倒逼、促进国内改革。“负面清单管理,事中事后监管,这些改革的热点和焦点,都是为了形成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陈波说,在建设自贸区的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将得到全面梳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这是城市长远发展的最大利好。
东湖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预留出自贸区业务办理专台 记者任勇 摄企业和市民都能享自贸区红利
建设自贸区将给武汉带来什么经济红利?陈波表示,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建设,将给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带来强劲动力。
“和有明确围网的综保区不同,自贸区是没有围墙的,开放式的。”陈波说,改革进入深水区,存在风险,制度创新需要在有基础、小范围的地方进行,有些试点不会在全武汉迅速推开,但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没有边界的。企业家们渴望的政策改革,在自贸区版块开始实施,“武汉成为了改革创新的探索者,而不是跟随者,这对于湖北、武汉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家来说,是天然红利”。
对老百姓来说,自贸区的红利是可以共享城市产业发展成果。上海自贸区成立3年多,区内新注册企业4万家,超过挂牌前20多年的总和。“更多优质岗位出现,拉动就业,新兴产业的巨大带动效应,配套产业也会随之发展”,陈波说。
有了自贸区还得努力才能争取发展机会
建设自贸区,武汉也将迎来城市格局的全面提升。此次全国7个自贸区获批,每个自贸区都有不同侧重要求。对于湖北自贸区来说,中央的要求显得更为特别:湖北自贸区要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发挥其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中央对湖北明确提出了产业转移、升级要求,有明确的战略考量。”陈波说,湖北自贸区建设,涉及“一带一路”“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战略,在当下,劳动密集型行业、重污染重工业都不再具备竞争力,实现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中部崛起,国家对湖北给予了足够期待。武汉要为实现国家经济战略在自贸区进行先导性改革,全面提升城市格局。
产业转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湖北、武汉有基础,但绝不能等待,不要认为国家有要求,就会有一系列产业转移的机会“空降”。陈波说,有大的战略布局,但具体机会都是需要争取的,“希望武汉能积极行动,占得更多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