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平:在航空航天领域为武职代言-科教频道

17.10.2015  23:56

图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毕业生胡兴平

      荆楚网记者 陈敏、骆蜜 

飞天,这是一个深埋在炎黄子孙心里几千年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无数航天人为之奋斗。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北京卫星制造厂高级技师胡兴平就是其中的一个。作为一名高级技师,他先后参加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主结构返回舱、轨道舱的研制加工,以及十数颗卫星、多艘飞船系列的研制生产,是航空航天队伍里成长起来的青年精英,为航天飞行器的结构制造作出了贡献。

沾技能大赛的光成为航空航天人

能和航空航天事业结缘,胡兴平一直觉得自己是沾了大赛的光。2004年,胡兴平代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参加湖北省第一届数控大赛获第二名;同年,他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第一届数控技能大赛又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2005年,胡兴平毕业来后到北京,加盟在航空航天业内享有盛名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所北京卫星制造厂。从此,胡兴平开始书写属于自己的航空航天传奇。在中国的航空航天领域,武职也有了自己的代表。

因为专业基础扎实,加上有多次参加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大赛的经验,在北京卫星制造厂工作的头三年里,胡兴平几乎每年都代表单位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摘金夺银。2006年,他参加第十三届北京市工业职业技能竞赛,获数控铣第二名,被授予“北京市工业技术能手”。2007年,他参加空间技术研究技能比赛,获数控铣第一名,被授予“五院技术能手”。2008年,他参加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职工组数控铣第四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虽然在工作和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胡兴平却从未骄傲过,而是抱着归零的心态,继续投入到工作之中。

是技能大赛成就了我的人生,可以说,没有大赛就没有我现在的一切。一般职工要参加工作十五年才能申请技师评定,我因为参加大赛,只用了三年。作为一名‘80后'数控老将,我力争在新工艺、新技术上有更大的突破,并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更多的新人。”回顾这些年的专业学习、技能大赛和职场经历,胡兴平感悟良多。

年轻的“技能大师”无愧“神舟”之子

在北京卫星制造厂工作的这些年,胡兴平多次参加北京市总工会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或北京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高级技能人才培训班,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选派赴德国学习先进的数控加工技术,刻苦钻研,将掌握的先进加工技术应用于平时的研制生产中。在厂内五轴加工单元生产加工中,他应用所学技术,使产品精度得到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也明显提高。

在航天飞船的结构生产中,胡兴平针对飞船大型薄壁壳体刚性差、加工中易产生振动、很难保证精度和质量的难点,把学到的知识和多年积累的加工经验应用到工作中,虚心向技术人员和老师傅请教,并结合实际操作认真琢磨,先后提出了十多项技改措施,成功地解决了飞船加工精度和质量的多项难题,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可靠性。胡兴平撰写的《典型薄壁件的数控加工探讨》获院级绝技诀窍论文集一等奖,并编入中国航天科技典型案例教材。

作为北京卫星制造厂数控铣工技术骨干,胡兴平在参加工作不到3年的时间里  ,就已承担了多个重点型号产品的关键件研制加工任务,是预研产品的关键攻关人员,在数控编程方面具有专长,在各级专业技术比赛中屡获嘉奖,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年轻的“技能大师”。

面对含金量极高的“全国技术能手”的大奖,胡兴平兴奋中透露着冷静。“我是航空航天制造行业的普通一员,虽然获得了一些奖励,但荣誉是大家的,我只是其中的代表。”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技师的肺腑之言。胡兴平就是这样一个用智慧和汗水铸造“神舟”的人,一个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非凡业绩的人。

      相关链接:首届湖北职教之星评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