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头板报道:育秧工厂串起“四大链条”——来自湖北省监利县稻米产业的调查

02.02.2015  12:13

  本报记者何红卫余向东张伟宾通讯员余爱民
  
  冬季的江汉平原,不乏生机。
  
  在“湖北产粮第一县”、“全国南方水稻第一县”监利的土地上,片片深耕过的良田,黑褐色的泥土翻转过来,上面还带着铧犁的印迹。水稻秸秆正在泥土下发酵,等待来年春季整田下秧。
  
  新沟、尺八、黄歇、毛市、三洲等农业重镇,“育秧工厂”正在扩建,合作社正在洽谈农资购销,农田调整和流转签约正在酝酿;大棚里的绿色蔬菜,不时向路人探出脑袋。
  
  拥有近300万亩耕地、180万亩粮田面积,监利县在湖北省乃至我国中南稻作主产区,有着稻米产业风向标的意味。2012年3月,农业部在这里召开“南方早稻生产暨集中育秧调度检查会”。湖北省财政2012年起,每年拿出5000万元,专项奖补种粮大县推广工厂化育秧。
  
  最近两三年,育秧工厂、旱田大棚育秧风靡监利,吸引了大量关注的目光。当这项技术日臻成熟,真正丢掉裹脚布,在土地上“快速跑动起来”,所展示出的生命力、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始料未及。
  
  监利县委书记董新发说:“育秧工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平台,打开了现代农业经济的市场化窗口,充分体现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监利县的具体作法是:牢牢把握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机遇,以育秧工厂为纽带,以全产业链打造为重点,以市场主体为依托,以金融保险为支撑,力争把粮食生产由“包袱”变为“财富”。
  
  据监利县农业局统计,2014年全县机插秧面积120万亩,已占全部水稻播种面积的半数;粮食总产高位攀升、突破30亿斤,其中水稻产量28亿斤,再次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本报记者长期追踪采访监利县稻米生产,对育秧工厂在种植模式、管理模式、仓储模式、劳动方式等方面所引发的变革,也是始料未及。当农业生产力提升至一定台阶之后,一次关键技术环节的突破,尤其水稻机插秧这种类似于“前轮驱动”技术的推广,竟然顺理成章地串联起全程机械化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全程带动农民增收、全程质量管理追踪“四大链条”。换句话说,补齐了最后一块短板,系统功能全面提升。
  
  机插秧突破技术瓶颈,打通了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链条。水稻生产更为轻松、稳粮增粮更为牢靠,现代农业以更快地步伐整体推进
  
  弯腰耕田,弯腰育秧,弯腰插秧,弯腰田管,弯腰割稻——水稻种植“几弯腰”,几千年来几乎要把农人的腰杆压垮。农业的出路、农民的出路在于机械化,而且必须是全程机械化。
  
  监利稻田耕整、水稻收割的机械化程度已经高达98%以上,但“弯腰育秧、弯腰插秧”的关键环节一直没有突破。农户分散育秧,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早稻育秧易受倒春寒灾害及低温影响,可能出现烂秧死苗,影响水稻收成;早期尝试工厂化育秧者,在旱育秧技术要领、标准化秧苗供应、农民接受程度等方面存在制约。因此,机插秧多年“推而不广”。
  
  周老嘴镇农技员周振涛,多年摸索旱田大棚集中育秧和机插秧技术,在育秧盘、插秧机、大田之间反复试验,于2010年获得成功,当年机插秧试验田水稻长势良好,平均产量比手栽秧高出50斤。2011年他率先建成第一家育秧工厂,之后每年新增十余家。截至目前,全县建成工厂化育秧基地43家,集中育秧示范点220家。
  
  监利县种田的老把式、新能手数不胜数,大家公认周振涛为“工厂化育秧和机插秧第一人”。周振涛告诉记者,手插秧改机插秧需要突破几个关键环节:首先是机械插秧对田块平整度和含水量要求比较一致,不能起伏太大,也不能太干或太稀;其次是秧苗规格要一致,一般高度在15公分左右;最后秧苗疏密长度要规范,只有整齐均匀的秧苗才能避免缺苗漏苗。
  
  “育秧的过程好比培育幼子。”尺八镇石岭村老支书蔡新福说,他种植60亩稻田,过去每年育秧时,就把被子行李卷到田边住下来,现在可以高枕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