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指尖上的职工之家——看湖北工会如何构建“互联网+”

07.11.2015  18:46

  构建职工“朋友圈”,疏通工作“连心桥”,联系服务职工群众“全天候”……这是“互联网+”时代,我省工会服务职工的新常态。

  “拥抱互联网、运用互联网,越早越主动、越晚越被动。”省总工会负责人表示,目前,我省正在加快推进工会工作实体化、项目化、信息化建设。通过3年努力,我省将全面建成“互联网+”服务职工体系。

  办试点 树样板 抓推广

  “宜昌经验”走向全国

  10月17日,宜都市东风社区困难职工黄翼翔银行卡收到了市总工会拨发的1000元困难职工帮扶金。这一刻,距离社区网格员蔡雪莲的入户走访,不到2天。

  格格跑腿、数据跑路。黄翼翔的故事只是宜昌工会“互联网+”服务职工的一个缩影。目前,宜昌工会已打造网络、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一平台多终端”的服务体系。职工入会、问题咨询、找工作、找家政、法律援助、困难帮扶等需求均可在指尖上实现。

  去年7月,省总工会在宜昌召开基层工会建设会议,重点推广宜昌、武钢服务职工的创新做法,要求市县和大型企业学习借鉴。同时,积极与省综治办协调,联合下发《关于依托网格化社会治理推动基层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意见》,以典型带建设,为各地提供先进经验和政策支持。

  近日,全总组织部深入调研宜昌市总工会打造“互联网+”普惠服务模式的做法后,全总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李玉赋批示指出:值得调研总结、完善推广,要求在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率先推广。

  实体化 项目化 信息化

  “天网”“地网”深度融合

  在宜昌、松滋、武钢等先行先试的典型引领下,各级工会积极探索转型,建立“天网”“地网”深度融合的服务职工新模式。

  线上,依托微信、微博发布最新文化资讯;线下,组织文化宣讲和有奖答题、评选优秀文化感悟等竞赛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在员工中掀起了学习文化的热潮。这是汉十管理处文化建设的“新招”。这一“招数”,被地方工会、企业工会广泛采纳。

  “要做实 ‘互联网+’服务职工体系,就必须做实两张网:一是以服务中心(站)和网格为依托的实体网,二是以互联网为支撑的信息网。”这是今年9月16日,全省工会“互联网+”服务职工体系建设推进会上总结的基本规律。

  没有实体“地网”,虚拟“天网”服务职工将失去基础;缺少虚拟“天网”,实体“地网”就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只有‘两网’互为托依、深度融合,才能形成立体化、一体化的服务格局。会议强调,各级工会在推进职工服务中心建设时,必须坚持实体化、项目化、信息化“三位一体”。通过职工在线服务平台,把信息、服务、维权、建会等工作拓展到网上,线上线下对接、网上网下互动,实现工会工作快捷化、精准化。

  顶层设计不搞“一刀切

  服务模式因需而定

  省总工会在推进“互联网+”服务职工体系建设时,重视顶层设计,凸显差异化。如今,各具特色的“互联网+”工会运行模式初显成效——

  宜都市总工会推行“互联网+服务包”、“互联网+帮扶包”、“互联网+维权包”三种服务模式,提供37项服务事项,社区服务中心把职工服务纳入五个“一刻钟服务圈”,50多项订单式服务惠及职工。

  省电力公司工会构建以“省公司网站为中心、基层网站为节点、个人电脑为终端”的网络服务体系,运用场景式服务、智能引导等新颖形式,促进服务“在指尖上移动、在移动中完成”。

  汉口火车站以实名制准入方式,为车站职工和家属创建“阳光网上家园”,将活动、维权、诉求、帮扶都搬到网上。过去,各类工作都得靠下文件推进,现在,在网上发帖就行。过去,收集职工合理化建议,得层层开会,现在职工动动指尖,领导就“”见了。过去,职工找领导反映诉求,得到办公室谈。现在,职工哪怕与领导相隔千里,晚上休息时间也能随时和领导对话。“确保‘规定动作’落地生根,‘自选动作’各有特色。”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梁惠玲强调,各级工会必须强化责任、加强研究、全面推行,发挥工会优势,运用市场化方式,借助专业技术力量,着力打造运用“互联网+”服务职工的湖北“”字号响亮品牌。(彭小萍 颜立琼)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