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党员我先行】坚持多做一点点——记省第四届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优秀奖获得者闫秋霞

13.05.2015  11:07

  

  在辅导员闫秋霞看来,辅导员工作是做心的工作,在师生心与心的交流中,老师多做一点点,就可能温暖学生的心,启迪思想,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我成长。 

  身为经管学院13级的辅导员,闫秋霞要管理400多名同学。12日,在记者不到1个小时的采访里,先后就有三四拨学生来找她,有咨询的,有核实情况的,闫秋霞一直非常有耐心,不仅解释问题,往往还要问清来龙去脉。 

  就业是闫秋霞最操心的事情,为了帮助更多同学找到合适的工作,从每年9月开始,她便开始收集各种有特色的简历,还买了《教你如何做简历》等书学习。她不仅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还亲自帮学生们修改简历,经她改过的简历上百份,她带的毕业班,就业率超过了95%。

  会计专业毕业生张思齐(化名)投出去的简历常常石沉大海,闫秋霞连续多个晚上来到她的寝室,帮助她分析核心竞争力,在简历上重点突出她的专业素养和英语口语两项。每逢她参加招聘会,闫秋霞都会通过QQ短信等方式鼓励她大胆自信,最终这名同学成功签约中南控股集团。

  闫秋霞还利用工作之余学习心理学知识,她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专业性的辅导员,不仅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更关注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在经管学院,很多同学有问题都会找闫秋霞。

  13级工商管理专业的朱曦(化名)大一一年挂了很多门学科,闫秋霞知道后,主动找他谈话。她运用心理学中的教练技术,没有深究朱曦挂科的原因,而是鼓励他朝向未来,从行动改变开始,解决问题。

  为了提高朱曦的成绩,他们额外约定,朱曦每天上课的时候拍一张现场照片给她,定期反馈分享他的问题。一段时间后,朱曦进步很大。2015年新年时,闫秋霞收到了来自朱曦的特别新年祝福,“老师,这学期我全部及格了,下学期我会主攻四级的。

  在闫秋霞的辅导员生涯中,常规工作之余再多做一点点,  像这样的故事不少。

  去年冬天一个周日,闫秋霞突然接到了12会计专业王萌(化名)同学的电话,她崩溃般的哭泣吓坏了闫秋霞。闫秋霞一边安慰她,一边让班干部将王萌接到别的寝室安抚。晚上从外面赶回来后,闫秋霞马不停蹄找到另一个当事女生张颖(化名)。

  耐心地倾听完张颖的倾诉,闫秋霞了解到两人闹矛盾已半年多了,但大多是因为误解而起。闫秋霞从认知心理学的ABC理论入手,让张颖逐渐认识到每个人因为生长环境,生活习惯的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在闫秋霞的教工宿舍里,两个人聊到深夜十二点,张颖的情绪也从激烈愤怒,到质疑思考,然后相对平静下来。

  第二天中午,闫秋霞突然接到张颖电话。电话那头,两个人告诉老师,她们已放下成见,对积压的问题进行了沟通,并决定以后要彼此坦诚,好好相处。

  “遇到这种情况,采用换寝室或者两边都批评的方式,也没错,但是如果我们再多做一点点,解决的就不仅仅是这件事情,而是一名成长中的学生对待事情和问题的态度。

  “我喜欢辅导员的工作,每天和学生接触,让自己充满热情。”闫秋霞也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每个学生内心充满温暖和爱,做人格完整有温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