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已老化 武湖居民“近水难解近渴”何时破解?

18.04.2016  10:29

家里的自来水,有的居民使用明矾或净水机净水,有的居民改饮矿泉水;由于水压常不足,抽水泵成了许多居民家里的标配。

连日来,武汉市黄陂区武湖居民反映,长江北岸的武湖,距镇上8公里外有日产1万吨的武湖水厂;紧邻武湖镇,黄陂凯迪水务于2013年建成了日产10万吨的水厂。而日用水量仅2万吨的武湖街,为何还在闹“水荒”?近日,楚天金报记者赶至黄陂武湖进行了调查。

现象

水压不够:居民常备水箱水泵

黄陂区武湖街镇区,向南与滚滚长江仅一堤之隔,与13公里长的天兴洲隔江相望。

4月12日,记者来到武湖镇直通江边的立山大道,距江堤约300米的“久通建材”商户夏先生称,一楼门面二楼住宿,自来水经常断流,有时上午10时就没有了,由于用水高峰水压偏低,他们在二楼顶安装了水箱。

“早上起床准备洗衣,水泵从一楼就抽不上水。”家住武湖正街的陈女士说,她租住在三楼,家中用水全靠抽,有时一楼也没有自来水,对生活造成很大影响。陈女士还在武湖正街经营着小吃店,由于自来水的水压不稳,小吃店里要腾出一个池子蓄水。

武湖街属企业武湖水厂,一直在承担武湖街的自来水供应,该厂厂长肖志高称,他家装了两个水泵,一个是装在地面,将自来水从一楼抽至二楼顶水箱;另一个装在二楼,在洗澡时就要启动,“水箱自来水流速很小,二楼水泵是给流水加压!”

据了解,武湖在建及建成的18层-32层高楼,约有四五十栋。目前的状况是,三楼以下要装增压泵,四楼以上则全靠楼顶水箱二次供水。

水质不佳:大缸储水明矾净水

在武湖街立山大道13-3号,记者看到居民在门口摆着一口大缸。72岁的官翠娥婆婆揭开缸盖说,放出的自来水有些混浊,大缸的自来水要加明矾,在门口澄两天,才舀到厨房再澄一下才会用。“许多居民花两千多元买了净水机,我们舍不得就用明矾!”

立山大道13-2号的周女士说:“自来水浑不浑,看看我的水箱就知道。”记者爬上周女士家四楼顶的一个水箱,揭开上面的密封盖,看见底部有一层沉淀物。“春节前刚清洗的水箱,才用两个月就成这样了。”

据周女士介绍,家中的水要分几类,直接放水箱的水来洗衣;水箱放出的水澄清后,用来煮饭做菜;直接饮用的则是购买的纯净水。

调查

为钱所困:设备老化水质难保

“武湖老百姓用水,说啥我都能理解!”肖志高对记者说,由于武湖自来水需求量快速增加,2000年左右,国营武湖农场在距老水厂下游8公里的窑头村兴建了武湖水厂(老水厂),其自来水日产能1万吨。

2008年,武湖街供水再次出现短缺。2009年,武湖老水厂产能达到极限仍显不足,遂选择向北方的滠口水厂借水。到了2013年夏天用水高峰时,武湖街有时一天只能供水八九个小时。“那时我们筹集十余万元,给老水厂增加了一个取水口。”肖志高说,老水厂日产能提升到一万二千多吨,而武湖街有6万人口,日用水量达2万吨,还有七八千吨供水缺口。为了补缺,他们改从2013年底建成的武汉黄陂凯迪水务有限公司武湖水厂(新水厂)购买。

“即使在2013年以前,老水厂只有一个取水点时,混浊度也会超过限值1。”对于水质问题,肖志高说,老水厂的15分钟反应沉淀池,通过聚合氯化铝与水撞击,产生正负离子结合沉淀,该工艺目前比较落后。那么,武湖街为何不全部改“喝”新水厂自来水?对此,肖志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老水厂日均供应自来水2万吨,按照每吨1.5元计,每月应收水费90万元,而由于跑冒滴漏等原因,每月实收水费40万元左右。老水厂每月取水、制水电费11万,直接生产成本矾和氯2万元,23名在编职工和生产协管人员月工资共5万多元,按每吨1.1元购买新水厂的自来水,又要支出水费21万元。加起来,账面基本持平。若全从新水厂买水,每月光水费支出就达66万元,老水厂无法承担。

管网老化:新老水厂并网就爆管

记者看到,老水厂与新水厂均位于武湖街镇区的东侧。新水厂占地107亩,南距长江干堤110米,与镇区毗邻,2013年底一期已建成日产自来水10万吨。4月12日上午,记者在新水厂的化验室和中控室看到,“水厂程控系统”和净水厂的监控画面运转正常。“你看凯迪的取水泵站多好。”面对记者,肖志高一脸羡慕地说。

与现代化的凯迪新水厂相比,武湖街老水厂显得很陈旧,且规模要小得多。老水厂净水池中管网有锈迹,水面上可见一些漂浮物。肖志高说,老水厂与新水厂管网无法对接,不仅仅是因为经济账,而且管网也承受不起。

据介绍,从老水厂到武湖镇上,建有11公里长的主供水管,是管径400毫米的水泥管,为16年前建成,承压能力有限。2013年底,毗邻武湖镇区的凯迪新水厂建成后,曾牵出一根500毫米的主管,在新水厂百米外与老水厂的主供水管相连,不料并网送水时,老水厂的主水管三处爆管,抢修5天才恢复。

为缓解武湖街的供水紧张,避开老水厂“脆弱”的主水管,有关部门又选定了第二个并网点。武湖老水厂曾给北侧4公里的高车村供水,设置了300毫米的供水管,而新水厂日常还在向汉口北等地区供水,于是新旧水厂在高车村二次并网,高车村居民喝上了新水厂的水。

破局

管网改造正进行老厂今夏或移交

肖志高告诉记者,早在2007年,武湖农场欲建设一个5万吨的水厂。2007年8月,黄陂区决定把黄陂前川及南片供水,打包交给新成立的黄陂凯迪运营,原规划的5万吨水厂项目随之搁浅,老水厂只能勉强维持供水。去年,他们终于等到“好消息”,去年10月25日之前老水厂要移交给黄陂凯迪,结果这里准备好了对方没来。今年1月,有关方面来看了看老水厂,但又没了下文。

黄陂区水务局饮水办公室颜科长表示,黄陂区政府与黄陂凯迪签有协议,前川城区以南城乡的自来水均移交给该公司,目前除武湖街外,其他城乡均已移交。武湖水厂属于武湖街管企业,区政府和水务局多次召开协调会,至今未能移交的主因是老水厂供水管网老化,现在移交直接并网,不仅水损量大,且会影响水质和水压。

据介绍,2012年,黄陂区饮水办为武湖街争取到中央资金数百万元,改造了部分水网。现正向武汉市争取资金,其余管网改造最快今年5月动工。区水务局正全力协调,让老水厂尽快移交,并加强对水质的监管。

武湖街道办事处王立华主任表示,老水厂的老旧供水管网,是黄陂凯迪最担心的问题,“完成老水厂移交及武湖镇区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城镇供水能力”,在街道办2015年“十件实事”中名列第一,街道办力争在今年夏季用水高峰来临之前完成移交,让武湖城镇居民用上放心水。(记者 饶纯武)

责编:李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