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排行榜”是自弹自唱

20.05.2016  18:04

  杨朝清

  正在准备装修的北京市民王昕,选购材料时犯了难:网上五花八门的“品牌排行榜”,到底该信谁?仅乳胶漆一项,就有“最受消费者喜爱”“最具性价比”“最安全环保”等各种各样的榜单,不仅名目众多,所推荐的品牌也不知是真好假好。(5月19日《人民日报》)

  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当下,如何高性价比地选购商品,成为摆在许多消费者面前的难题。利用网络来获取商品信息,成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手段。可是,面对互联网上的纷乱信息、面对五花八门的“网络排行榜”,消费者往往难以得到实用、靠谱的信息。

  受到利益裹挟的“网络排行榜”正陷入一种“野蛮生长”的状态,乱花渐欲迷人眼。不论是不同排行网站自说自话,还是衡量标准不够科学、操作过程不够公开透明,抑或受到人情、关系、社会资本的浸润,甚至排行网站和客户形成了变相的利益输送关系,一旦“网络排行榜”做不到理性、中立和客观,自然就会缺乏公信力和社会认同。

  在理想的图景里,“网络排行榜”应该专业化、规范化。在现实的语境中,“网络排行榜”沦为一个变相捞钱的工具,编织出一个又一个消费陷阱。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伪装者,通常会将行业内公认的、无法避开的大品牌纳入“网络排行榜”,余下的名额则成为众多急功近利的小微品牌之间金钱的比拼和角逐。

  一旦“脚踏实地不如投机取巧”得到了更多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网络排行榜”的虚火就会越烧越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健康的行业生态,让“不买榜出版社就没法活”成为一种无奈和坚硬的现实;一些出版商即使对“网络排行榜”不感冒、不认可,也身不由己地参与其中。

  一味钻进“钱眼”的“网络排行榜”,显然背离了社会属性甚至公益属性。如果任由“网络排行榜”自弹自唱,难免会陷入孤芳自赏甚至无人喝彩的边缘化境地。只有公共部门加强市场监管、电商平台等市场力量履行社会责任,让“网络排行榜”更加专业化、规范化,才能提升“网络排行榜”的公信力,更好地服务商家和消费者。

(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