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是一种民生刚需

21.09.2016  09:05

  李思辉

  近来,本报推出“聚焦网络安全月”栏目,介绍了一系列网络安全领域的前沿技术,报道了一些网络诈骗的典型案例,引发广泛关注。

  关注网络安全,就是关注生活本身。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类似经历:职业资格考试刚报名,卖“答案”的就来联系;孩子还没有出生,卖奶粉的就发来信息;新房尚未交付,就有搞装潢的来电……人们惊讶于对方的“神通广大”之余,也难免产生不安全感,总感觉“有双眼睛隐在暗处窥视”。一些网络诈骗案例的出现,更是让人们意识到增强网络安全品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倘若没有可靠的网络安全,没有对交易安全的足够信心,人们怎敢随意使用互联网交流工具?哪能放心在网上银行存转财富?如何还敢在网购时写下实名地址?安全感少一分,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就可能少十分。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网络安全保证能力,既体现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护航上,也反映在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上。

  以往,人们总觉得网络安全是一个互联网技术问题,实际上它并非单纯的技术问题那么简单。其背后是公众对增强自身安全感的渴望,是人们对提升公共安全品质的期盼,实质上是一种刚性的民生需求。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一根网线串起7亿网民的衣食住行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撑,这个时候网络安全本身就成了公共安全的一部分,承载着厚重的民生诉求。

  也要看到,网络安全是信息化推进中出现的新问题,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用发展的方式加以解决。维护网络安全,不能简单地通过不上网、不共享、不互联互通来保安全,或者片面强调建专网。相反,网络对现实生活的改变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主动去适应和对接它给中国乃至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变化”,积极找到克服不安全等衍生问题的路径。

  技术上的漏洞,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的办法去不断破解;未经授权采集用户信息等行为,需要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去阻止;倒卖用户数据的现象,需要以法律的手段去有效遏制;电信、银行、快递等行业少数从业者的信息泄露行为,必须以更健全的制度去惩治和约束……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虚拟世界中的网络行为同样应受到现实法律的规范和约束。与此同时,社会的广泛参与也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这种责任,体现在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掌握科学的网络安全观,以及对网络安全的自觉维护上。打今天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点滴做起,不断涵养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不断关心和助力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确立,人人驻防,投鞭断流,网络安全这种民生刚需必将得到更大满足,人们的安全感、幸福感也将获得显著提升。

(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