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也是一种积极的激励
今天的中国,几乎每天都有“网红”成名,有时候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俨然是“隔壁老王”。“翻船体”近日爆红,“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漫画作者喃东尼一举成名天下知。有人很瞧不起“网红”,批评“翻船体”肤浅、无聊,像喃东尼这样的人更是不入法眼。冷静思量,这很可能是被偏见蒙蔽了双眼。
“网红”乍看是一夜成名,很多人认为“网红”红得莫名其妙,也注定转瞬即逝。转瞬即逝的“网红”是有的,恶俗粗鄙的“网红”也不少,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网红”经营企业、机构的组织与营销,其价值已经凸显出来。比如当年的“网红”当年明月专在网上撰写“明朝那些事儿”,后来编辑成书,销售超过千万册。“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漫画作者喃东尼,本是北京某文化公司的“段子手”,现在喃东尼漫画已成了品牌。
前些年的选秀,这几年的“网红”,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一些人似乎没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磨砺,就暴得大名,一些人按老眼光看,几乎不可能成名成家,也得到了认同。不能说其中没有浮躁,但也要看到,这是社会评价机制的一种重大转变,以简单直接的形式,让那些在传统模式下难以出头的人抓住了机会,获得了成功。譬如喃东尼,不过是为了漫画而退学的大学生,按照专业的成长路径,他的机会有多大,恐怕很难讲。
评价变得直接,激励来得实在、迅速,意味着一个人哪怕是一点并不十分耀眼的价值,也得到了实打实的社会兑现。这对人的创造力的激发,无疑十分巨大。它让人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小小的自我也可能有改变世界的能量,从而更愿意去创新创造,出奇制胜。传统的评价机制,或许更加严苛、更加专业,更能打造精品,保证水准,但也显得僵化、迟缓,排斥异类,压抑创造,磨损才华,让众多意气风发的人才有熬不出头的无力感。更何况,有些传统评价机制,也并非唯能力论,反而充斥着弄虚作假、论资排辈、暗箱交易。
社会生活的广度与深度早已不同过往,对于社会来说,是分工越来越细;对于个人来说,是更加开放而自由,那些所谓无用的灵魂都找到了用武之地。人们发现了各行各业、各种创造性活动的价值,不是冷眼旁观,而是推崇备至并乐观其成。我们大可不必悲叹今不如昔,泥沙俱下,在一个突然开放的体系,在一个人人都获得了机遇的时代,难免会有些浮华,似乎真金反而不如镀金耀眼,但我们更应看到创造力的喷涌,社会活力的迸发,并且相信经过一番淘洗,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终不会被埋没。
创新创业,实质是对人的无限潜能的激发,也可以说是对人的发展提速。一个人只要真“有两把刷子”,社会就能给他机会,给他激励,“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奇思妙想就会层出不穷,靠自我智慧和努力实现价值的风气就会形成。我们并非鼓励追名逐利的不良风气,也不是否认甘坐冷板凳的吃苦钻研,而是说,对人的价值的发现和激励,要更及时更实在更开放。多一点“一朝成名天下知”的神话,不是什么坏事。
(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