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网】武大着力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武汉大学“三个着力”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武汉大学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着力“整合资源、营造氛围、研究挖掘”,扎实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着力整合资源,培育土壤。 一是创新国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首创国学本科人才培养试验班,成立国学院,形成具有本、硕、博三级学位的国学培养链。人才培养强调义理、经世、考据、辞章一体,文、史、哲、艺交叉并重,既熟悉中国古典文献,又具备国际交流和创新能力。二是打造文化类通识课程体系。开设《中华文化》《先秦诸子散文》《佛教与中国文学》《宋明理学经典文献导读》等百余门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供全校各年级学生选择修读。三是将学校文物开发为传统文化育人资源。修缮保护学校历史建筑群,挖掘文化育人内涵。开辟校园珞珈山“十八栋”作为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
着力创新形式,营造氛围。 一是突破校园边界,提高教育活动水平。举办全国大学生樱花笔会、樱花诗赛,与兄弟院校合办“同城双星”龙舟友谊赛,引进京剧、越剧、楚剧等传统高雅艺术进校园,为学生体验传统文化搭建平台。二是发挥学生社团优势,创新活动载体。组织周末戏苑、国学知识竞赛、古典诗词吟诵会、历史文化节、元宵灯会等形式新颖、富有时代气息的传统文化活动,扩大覆盖面和参与度。三是发挥新媒体作用,打破时空限制。利用微博、微信、手机APP客户端等,策划优秀传统文化微话题讨论等传统文化宣教活动,将《古文字学》《中国哲学史》等课程制成慕课课程,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网络传播。
着力研究挖掘,体验升华。 依托学校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立足学科交叉,对中华传统美德、大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古代礼仪制度等展开专题研究,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升华认知。组织学生端午节吟楚歌,缅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举办“释菜礼”,纪念伟大思想家孔子诞辰,注重仪式活动的精神内涵挖掘和分享。将弘扬传统文化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借助“珞珈国学大讲堂”等学术交流平台,邀请大师名家走进校园,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思想,解读、阐释、培育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196/201505/187389.html
(稿件来源:教育部网站2015年5月15日 本网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