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三缺”的孩子——留守儿童群体生存现状调查

18.09.2015  14:49

  新华网南昌9月17日新媒体专电(“中国网事”记者吴小康 李放 郭强 黄艳)记者深入黔、鄂、赣、桂、甘、豫等地走访发现,随着我国持续加大投入,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校舍建设工程等,农村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同时,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留守儿童的衣食住行得到整体改善。但与非留守群体相比,留守儿童仍面临着生活上缺照顾、心理上缺关爱、行为上缺管制的“三缺”困境。基层干部和教育工作者认为,由此导致的习惯不良、教育疏忽、心理异常等问题正在留守儿童身上显现,一些留守儿童甚至误入歧途成为“问题少年”。

   生活缺乏照顾 不良习惯行为多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田坎村留守儿童高艺泽今年12岁,两年前,他父母离婚后母亲改嫁到四川,父亲外出打工已有一年多没和家里联系。艺泽和70岁的奶奶住在一间土坯房中,屋内堆满了废品,还到处是鸡粪,充斥着一股浓烈的腐臭味。由于奶奶上了年纪,不仅照顾不了艺泽,反而需要他照顾。艺泽说,家里一日三餐都是自己负责,上学期间,他6点多就要起床把饭做好。

  身形单薄、衣服破旧,这是不少留守儿童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记者采访发现,父母外出务工后,很多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照料,由于老人在体力、经济等方面力不从心,很多留守儿童得不到良好照顾,致使其生活及教育状况堪忧。

  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乡,尽管留守儿童冉林秋已经9岁了,但身高却比同龄人明显矮一截。然而,相比身高,更令冉林秋不好意思的是,寄宿在校的他还有与年龄不相称的尿床问题,生活上仍需要老师“格外照料”。

  与此同时,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也令人担忧。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堤乡东升村东升小学共有学生148人,其中63人为留守儿童。学校曾做过一次摸底调查,全校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20%,65%以上留守儿童学生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有的主要科目才考几分,厌学、纪律性差较为常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6个省720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以中等、偏下居多,近六成的留守儿童表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旭东说,尽管大部分留守儿童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由于缺少有效监督和应有的学习辅导,留守儿童出现不完成作业、上学迟到、逃学等不良学习行为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

   内心缺少关爱 孤独内向不自信

  14岁的贵州省黔西县花溪乡留守儿童刘高美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小小年龄的她早已担负起做饭、洗衣、喂猪、锄草等重担。她告诉记者,平时很少主动跟父母打电话,没事的时候她喜欢一个人看电视,也不愿意和别人多交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内心缺少关爱,不少留守儿童身上表现出明显的孤独、内向、敏感等心理特征,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

  湖北省蕲春县思源实验学校共有1800名学生,其中90%为留守儿童。副校长王敏说,这个群体最大的心理特征是孤独、孤僻,不愿意主动跟人交流。

  贵州省毕节市一位中学教导主任也告诉记者,班上有两名留守儿童从不主动和老师说话,给他们布置书面作业,他们都完成得很好,但一到课堂上提问,两个孩子站起来一句话都不说,常常低着头红着脸站在那里一声不吭。“我私下反复问他们,他们才告诉我,他们害怕回答不了或回答错了被其他人笑话。

  专家指出,遇到问题时,孤独感低的儿童会积极面对并主动寻求解决方法,而孤独感高的儿童则倾向于消极面对,若再加之与父母有效沟通少,极易出现自我评价降低的情况,以至性格变得内向敏感,在生活中不自信甚至自卑。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邓大才说,7-14岁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二关键期,这个阶段孩子最容易“受伤”,此时需要监护人有意识地培养、引导和帮助,而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关爱,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表示,在成长关键期,父母缺位会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这些孩子缺乏安全感,他们的情感表现是对内的,就是把所有的负面情绪留给自己,包括抑郁、不快乐等,不能释放。

   行为缺乏管制 易成“问题少年

  被关在山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王恺也曾是一名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王恺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上初中后,他认识了几个社会上的朋友,常常跟着他们去KTV唱歌、逛街,并参与抢劫,15岁时被公安部门抓获。

  “当时觉得有兄弟陪在身边,他们讲义气,比父母好多了。父母只会在外面挣钱,根本不关心自己的想法,而跟朋友在一起感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每天都能接触不同的事物。”在回答记者为何会走上犯罪道路时,王恺这般说道。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行为缺乏管制,再加上一些不良社会团伙、网络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留守儿童容易成为“问题少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父母对孩子消费、交友、课余生活监管不足,约一半代养人不知道孩子课余时间经常去哪里干什么。

  张旭东说,由于父母亲不在身边,同辈往往成为留守儿童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的主要来源,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指出,有30.5%的留守儿童认为在校园里或周边有不良帮派团伙,有25.7%认为有同学加入不良帮派团伙,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4.3和1.4个百分点。

  同时,网络中的色情、暴力等内容也会对留守儿童的行为带来潜在影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近三成留守儿童每天看电视超过1个小时,两成主要在网吧上网,且网络不良行为多,有过浏览色情暴力内容等。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梅志罡说,目前不少乡镇都开设有网吧、游戏厅等,由于监管不严,这里成为留守儿童主要的消遣去处,他们在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中,很容易被不健康的内容迷惑和误导,以至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文中留守儿童均为化名)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新华网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