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央商务区综合管廊3类管线入地 人在里面岔着走
图为:武汉中央商务区综合管廊基本完工,今后维修和养护时不需再对道路“开膛破肚”。楚天都市报记者魏铼摄
去年,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国务院曾发文要求,各地要全面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近日,楚天都市报记者现场探访发现,作为全省首个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武汉中央商务区综合管廊已基本完工,管廊内铺设有电缆线、信息管线和水管等管线。
省住建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地下综合管廊目前不足100公里,未来将在新区建设推广,老城区统筹规划,逐步推广地下综合管廊。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全省将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500公里,其中建成1000公里。
地下综合管廊“长”得啥样?建成后有哪些益处?建设的难点有哪些?建成后如何管理?连日来,记者进行了多方探访。
【探访】
3类管线已入廊人在里面可岔着走
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铺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
图为:武汉中央商务区地下综合管廊已基本建成
武汉中央商务区地下综合管廊2008年开工,总长6079米,投资3.8亿元,是全省规划最早的地下管廊。
13日,记者来到武汉市江汉区云飞路旁一栋20多平方米红色小房,这栋不起眼的小房便是武汉中央商务区地下综合管廊的监控室和入口。记者从入口沿台阶而下,沿线墙壁上安装着一排排铁架,数条缆线搁在金属线槽上,往里面延伸。走到台阶最下面,便是两条横截面为矩形的长廊,人在里面可岔着走。
记者看到,管廊地上铺设了一根粗管道,左右两边白墙壁上安了金属线槽,线槽上面搁了多条缆线。
武汉中央商务区建设投资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分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一条干线和一条支线,云飞路和振兴二路的人行道下方,即是干线综合管廊,为矩形双仓结构,结构宽度4.85米,高3.1米,人在里面行走毫无压力,管廊上方是2米多厚的覆土。
该负责人介绍,综合管廊综合仓内铺设了3类管线,其中地上铺设的是直径400毫米的水管,左、右两边金属线槽上分别铺设的是光纤宽带线和不同等级的电缆线。“目前,电缆线已投入使用,综合管廊内部使用的用电就是电缆线传输的。”
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管线维修不再“开膛破肚”
继续往里走,管线不停延伸,抽风机发出较大的声响,管廊的宽度和高度变化不大。在电缆线上方,放着一块指示标牌,标注往宗关变电站、王家墩变电站的输电方向。
上述负责人拿着一根黑色胶线说,它是光纤宽带线,有没有破损通过外表就可看出。以往,各通信运营商各建各的管线,造成重复建设浪费。
电缆线在里面如何确保安全呢?该负责人说,所有电缆线“穿”上了厚厚一层“马甲”——交联聚乙烯。该材料有极强的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耐应力开裂等性能。
记者看到,管廊内安有监控探头。据介绍,通过视频监控系统,人坐在办公室便可监控管廊内情况,沿线每200米有一个检查口,方便人员随时检查维修。此外,该系统还能自动监控管廊内的湿度和温度,若两者超过了限定值,可通过抽风机实现自动调节,即使出现有毒有害气体、火灾等现象,监控系统也会报警。
据业内人士统计,一座现代大城市,要铺设30多种管线,即有30个部门在城市铺设、架设管线,还有日常维护维修等,马路“开膛破肚”、“空中蜘蛛网”等现象司空见惯,而地下综合管廊可有效解决上述现象,为城市打理好“里子”。
武汉中央商务区建设投资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从2005年开始规划,规划初期想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在地上看不到管线,二是减少对道路的反复开挖,从目前来看已达到了预期目标。
【展望】
光谷建“升级版”综合管廊
未来5年全省拟建成1000公里
据悉,目前全省地下综合管廊建成不足100公里,尚无一例真正投入运营。但从去年起,全省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迈开大步伐。
2015年12月19日,光谷中心城中轴线区域地下公共交通走廊及配套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其中将建1条长23.5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
14日,该项目施工方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项目总工周鼎介绍,地下综合管廊主要沿光谷五路和神墩一路布局,纳入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信息缆线等6类管线,此外部分管廊还预留有垃圾气力管和制冷管道,堪称综合管廊“升级版”。
周鼎表示,该项目开挖难度大,最深处达25米;沿线还分布有各种市政管网,迁改难度较大;与在建地铁11号线相邻,界面管理难度也较大,但建好后既可消除“拉链马路”和“空中蜘蛛网”,还可改善城市景观,集约利用地下空间。
昨日,省住建厅城建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去年起,国务院多次发文要求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除武汉外,孝感、十堰等地已开始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目前,湖北省已编制了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意见,已上报省政府待批。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全省计划总投资1000亿元,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500公里,建成1000公里。
【声音】
建设条件已成熟后期如何管理是关键
采访中,相关人士表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技术条件比较成熟,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是投入运营后,如何协调各方,统筹协作才是关键。
武汉中央商务区地下综合管廊由企业投资,如何运营当地政府还未敲定。建设方表示,水管、电缆线、信息管线等管线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在建设初期、投入运营后如何将其协调到位,才是难点。
武汉市城建委管网站负责人坦言,地下综合管廊的好处显而易见,其在武汉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问题值得探究,比如投入使用后,在里面铺设电网、水管等管线如何收费等尚无明确标准。
省住建厅城建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涉及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涵盖投资、收费、监管各方面,仅从收费标准而言,国家暂无相关具体实施意见。因此,做好该项目,必须建立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四统一”管理体制,理清政府各部门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有偿使用、合理定价的收费机制,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建立突发事件处置、安全应急管理的机制和信息化管理机制,通过改革创新,打破体制性障碍,统筹推进。
责编:李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