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山区的奇迹:绝壁上"凿"出28公里"天河"
这是民工奋战在绝壁之上(资料照片)。
有工具,大家自制铁锤、钢钎、挖锄和撮箕;没有炸药,大家用硝铵、锯末、硫磺配制;没有钢筋水泥,大家烧制石灰,与细砂搅拌成浆来填充粘接石缝……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鄂西山区巴东县数万民工,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历时十一载,凭借双手双脚,用青春、汗水和鲜血,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20多公里长的“天河”。新华社发(张宏开摄)
新华社武汉6月7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梁相斌 谭元斌)没有工具,大家自制铁锤、钢钎、挖锄和撮箕;没有炸药,大家用硝铵、锯末、硫磺配制;没有钢筋水泥,大家烧制石灰,与细砂搅拌成浆来填充粘接石缝……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鄂西山区巴东县数万民工,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历时十一载,凭借双手双脚,用青春、汗水和鲜血,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20多公里长的“天河”。
修水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走在天河不足一米宽的窄堤上,里侧天河清清,外侧悬崖百丈,脚下生风……
天河始于湖北省最大的高山岩溶淡水湖水流坪湖泊,依山蜿蜒,流经巴东县水布垭镇、清太坪镇十余个乡村,止于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渔峡口镇龙池村。它的本名是水流坪灌区工程。
据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原巴东县清太坪区委开展声势浩大的治山、治水、治土行动,三次组织人力对水流坪实施开渠排水治理,以解决洪涝灾害问题,然而由于技术落后,屡屡陷入困境。那时,清太坪区和平、纱帽、三友、景坪4个公社因为没有可靠的灌溉水源,近万亩良田“十年九难收”,人畜饮水也面临巨大困难。
经调查论证,原巴东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实施水流坪灌区工程。设计方案获得湖北省水利厅审查批准后,工程于1967年11月正式开工。巴东县成立了水流坪灌渠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所在地清太坪区所辖17个公社全部编入作战连队。
迄今,在天河最为险峻的硝洞岩段的巨大岩洞里,仍然留有作战连队指挥所的遗迹。大岩洞位于天河上方百余米处,是当年近百民工吃住之所。记者踩着细软的泥土、攀着坡度达七八十度的羊肠小道胆战心惊地来到大岩洞,洞口左侧砌有三个大灶台,灶台左侧一内部面积六七平方米的小岩洞,就是指挥所办公室;墙上用石灰刷着一条标语:“为革命修水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那是完全依靠人力的时代。在悬崖峭壁上作业,“无进场公路、无交通车辆、无机械设备、无通讯器材”。然而,参建民工开工第一个月就开挖水渠平台1000多米。
干的都是重体力活,消耗大,饭量也大,大家就从家里自带红薯土豆,甚至上山挖野菜草根充饥。但广大干部群众筑坝修渠的意志从未改变。史料记载,巴东县水流坪灌区工程历时11年,开凿岩石超100万立方米,共计4万多干部群众加入这场引水大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