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平稳运行 平均工资普涨
5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8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2461元,比2017年增长11%,增速比2017年加快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7%;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9575元,比2017年增长8.3%,增速比2017年加快1.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此外,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8380元,比2017年增长11%。
专家表示,2018年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效果不断显现,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企业效益较快增长,激发重点群体活力的收入分配政策开始发力,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点传统行业企业效益改善
此次调查的城镇非私营法人单位,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商投资经济等单位。从调查结果看,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均稳步增长。
这与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密不可分。“总的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改革效果不断显现,企业盈利能力有所增强,带动了重点传统行业平均工资增长加快。”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副司长孟灿文说。
2018年,钢铁、煤炭等行业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去产能,提前超额完成2018年去产能目标任务。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转型升级步伐也在进一步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带动了企业效益大幅改善。
数据显示,2018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利润比2017年分别增长4.4倍、43%、37.8%和15.9%,这些行业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速度也较快。以城镇非私营单位为例,上述4个行业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8.6%、13.6%、18.5%和13.4%,增幅分别比2017年提高7.6个、5.4个、2.8个和3.5个百分点。此外,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在上年增长16.3%的基础上,又实现了15.8%的高增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也推动了工业向中高端加速迈进,2018年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高于全国投资平均水平,相关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增长速度也较快。
数据显示,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0.6%、14.0%、11.8%、11.0%、9.3%和13.4%,增幅分别比2017年提高0.9个、5.6个、2.8个、3.8个、3.8个和4.6个百分点。
此外,随着补短板力度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业新建扩建里程大量增加,带动行业平均工资增长。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年平均工资增长11.4%,增幅比2017年提高2.5个百分点。
新兴行业平均工资增长较快
2018年,随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新动能成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动力。
其中,以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对服务业生产指数贡献率为55.6%,高于2017年15.6个百分点,拉动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4.3个百分点。
在新动能快速成长的背后,离不开创新投入力度的持续加大。孟灿文分析说,2018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增长11.6%,科技领域实行“放管服”改革,且针对科研人员的收入分配政策逐渐生效,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为科研领域平均工资增长创造了条件。
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4.4%,增幅比2017年提高2.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工资增幅3.4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新动能加速成长,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特别是线上线下融合加速,绿色、共享、智慧等新兴消费模式蓬勃发展。其中,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9%,其中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4%,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6.4个百分点。随着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大幅增长,城镇非私营单位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3.1%,增幅比2017年提高3.7个百分点。
2018年,随着网络提速降费全面加速推进,信息消费快速增长,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量比上年增长189.1%,电信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137.9%,推动城镇非私营单位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平均工资增长11.7%,增幅提高2.1个百分点。
服务行业工资水平持续提高
近年来,伴随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持续提升,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不断释放,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社会事业持续发展。
2018年,我国服务业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7%,拉动全国GDP增长3.9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稳定器”作用。随着服务业稳步发展,相关行业就业人员工资水平继续提高。2018年前11个月,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比增长10.3%。在此带动下,2018年全年城镇非私营单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2.3%,增幅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同时,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健康、养老产业加速升级。2018年1月份至11月份,规模以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0.8%和12.6%。此外,养老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以健康养老为主的社会工作行业平均工资在2017年增长14.6%的基础上,增长了12.8%。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有近半数省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一些省的最低工资标准增幅较大,如广东省从1300元涨至1550元,增长19.2%。“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为低工资群体提供了托底保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的增长。”孟灿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