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五代都是织锦人 大悟百年织锦技艺盼传承

27.02.2017  13:07
湖北日报讯 文/图 记者 方琳 通讯员 陈述益 龚红焰

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有些昏暗,灯一开,一条条乡土气息浓厚的亮丽锦带呈现在眼前.47岁的陈登梅有些羞涩地笑了笑,为了照顾上初中的儿子,她从新城镇搬到大悟县城,租了这间小房,但每天一有空就手不停.作为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悟织锦带制作技艺”传承人,她在织机、梭片和锦带上已编织了30多个春秋.

一家五代都是织锦人

陈登梅的手艺源于家传.21日采访那天,恰巧是她母亲傅秀芳的85岁寿辰.老人家身板硬朗,耳不聋,眼不花,养育了6个女儿,都会织布、纺线、织锦带.陈登梅是母亲的第四个女儿,街坊们都直接称呼她为“四姐”.“我妈从12岁起就跟太婆(母亲的姥姥)学习织锦带,为了生活,60多年从未间断,不管什么花样,她拆开一点就知道怎么织.别看她现在年纪大了,还能经常画图样,剪鞋样.

算起来,陈登梅已是家中第五代织锦人.母亲傅秀芳呵呵笑着夸女儿,“她手艺最好,一直坚持织,和我一样没断过.

坚持,不间断.说来容易做来难.大悟织锦带技艺产生于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已有100多年历史.当年,大悟农家女都会织大布,织大布会余下很多线头,灵巧的织女们便把这些线头利用起来,用简陋的工具编织成图案精美、寓意美好的锦带,作为头饰或服饰,装扮自己,馈赠亲友.因为使用工具简单,靠背椅、长板凳、木梯等都可以做机床,用筷子就可以索线编结提花,所以民国时家家户户都制作.然而,织得好不好,技巧就在于手工编出的花纹.它并非丝织品,而是以较粗的线织成,粗犷厚朴,乡土气息浓.锦带上的所有图案、文字和符号,在织锦带前,必须经过精密计算.

这跟电脑排版很像,每一个图案、文字、符号,先要在头脑里想好,没有现成的样子照着绣,上线后就很难更改,所以需要很长时间练习.”陈登梅解释道.也因为这个缘故,会编织的人越来越少.

给大悟织锦注入更多生命力

陈登梅的坚持,更多来自于她对这一技艺的喜爱.“从小看母亲编织,从小就有兴趣.以前的锦带都是灰色的,用的是棉线.我读书已是上世纪80年代了,亲戚中去广东、福建打工的人多,回来说我们的锦带很老土,建议改成彩色,那时毛线最流行,我就把织锦带的用料改为毛线,织出来的锦带,亮丽多了.

现在,不仅是毛线,陈登梅还在土布上创新编织;不仅织锦带,还织锦旗、对联、小孩帽带、领带头巾、帐檐床单,以及手机包、小挎包等.在一只憨态可拘的布偶小老虎上,她以锦带做装饰,分外亮眼.

我喜欢织锦带,希望它能更好地传承.”陈登梅对这项技艺有着深深的忧虑.她说,光靠家庭式作坊,织锦带的路只会越走越窄.“现在也有人想跟我学,多是女孩子,但我自身能力有限,而且没固定场所,很难坚持下来.”作为一种工艺品,织锦带的市场也没打开.记者了解到,目前,陈登梅每月仅能卖出四五百元的作品,很多都是熟人和回头客.“我不知道往哪里卖,人家想买也不知道在哪里买.

长板凳、数十根彩线拉直排列,如同琴弦一般.陈登梅用它们奏出心底美妙的乐音.对大悟织锦带的传承,陈登梅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产品品质要提高,工艺要更先进,图案更精美,品种更丰富,就需要引进人才,多交流合作,与时俱进.同时,想办法拓展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生命力.目前,大悟县文化部门正在调研她这些建议,考虑开设织锦带工作室或基地,希望能将大悟这一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抢救、保护和传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