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形象——罗莹作品展在北京恭王府展出
新闻经纬讯 近日,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罗莹教授《线形象——罗莹作品展》在北京恭王府举行,共展出包括工笔画和陶瓷作品等约40件作品,校党委书记刘伟,校长张清杰先后参观了展览,充分肯定了罗莹教授对中国传统工笔画的创新与发展做出的贡献,并鼓励她把创新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育人中。
在为期近一个月展览期间,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中国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特夫妇,墨西哥全国艺术和文化委员会主席拉法埃尔•托瓦尔,丹麦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麦特 ▪ 斯库歌德,苏格兰国家肖像画廊馆长克里斯多夫•贝克,圣彼得堡“时代之环”基金会主席米哈伊•奥钦尼科夫,墨西哥驻华大使夫人玛丽安娜女士 ,国家博物馆李六三副馆长,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副主任边伟,湖北省民盟副主委王耀辉等众多中外嘉宾参观了展览;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中国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特夫妇认为罗莹教授的绘画找到了从传统联系当代的路径,收藏罗莹教授的作品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恭王府管理中心孙旭光主任在展览前言中写道:“恭王府管理中心努力以种类多样、品位高雅、学术精专的展览不断充实博物馆内涵,我们的业务探索和罗莹女士的艺术探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非常关注寻找从传统通向当代的路径;我们愿这次展览成为对她过去艺术成就的一次赞誉,同时也成为她在未来艺术探索中的又一次启程”。
罗莹教授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当代工笔画是罗莹教授艺术创作的主体,在此基础上她创造了一个既属于自己也属于当代艺术史的新形象——“线形象”;在其艺术的线性体系中,其作品新创造的“电脑线”,具有信息工业文明的数据符号特征,并且覆盖了她所有不同题材的作品。罗莹教授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一直在探索中国传统线性思维中“线形象”产生的社会基础与文化渊源的关系,并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艺术理论专著《线形象——中国绘画的起源与形成》;2013年8月和9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之声”和“华夏之声”专题报道了“2013年罗莹∕线形象当代艺术展”;2013年10月23日《纽约时报》发表专访“从‘线’到‘线’,艺术家罗莹用‘线’改变传统中国画”。 (供稿 艺术与设计学院 摄影 姚洪 责任编辑 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