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纺织〗孟加拉杂志专访化工学院权衡教授

18.11.2014  16:27
      孟加拉《今日纺织》杂志2014年9月期发表对我校化工学院副院长权衡教授的专访。权衡教授在专访中介绍了武汉纺织大学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和办学成绩,并举例介绍了我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广泛合作。权衡教授还分析了纺织产业跨国转移趋势,提出以新型助剂、新工艺、新技术解决纺织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的思路。译文如下:
(《今日纺织》杂志报道)
      武汉纺织大学成立于1958年,是一所提供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质量教育,理、工、文(艺)、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学校不仅为学生创造了美好的未来,同时推动了纺织工程的很多领域,比如时装设计,艺术设计,以及新媒体等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年里,学校培养了大量杰出的人才,旨在发展成为一所以纺织为特色,在纺织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大学。今年,学校正在举办世界纺织大会,该大会由著名的国际专业组织——英国纺织协会发起。
      在服务社会方面,武汉纺织大学因具有“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中国科技创新联盟”和“中国苎麻工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等类似机构组织而显得更为突出。为了更好的发展,学校正在寻求一些国际合作和良好的合作伙伴。随着和纺织机构协会的合作,该大学为来自各个国家的留学研究生提供了一系列国际奖学金,从而使学校人才培养更加多元化。学校为纺织产业,当地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教学与纺织产业的结合令这所大学与众不同,许多中国纺织品联合公司在许多方面与该大学有着联系。比如,润禾,中国著名纺织化学制造工厂,就是其中之一。       最近,由武汉纺织大学和润禾企业组成的团队参观了孟加拉的纺织行业和一些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权衡教授作为团队的带头人,向《今日纺织》杂志社的记者展望了纺织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以及武汉纺织大学与孟加拉国的合作愿景。       权教授在达卡的一所大学给学生面试总结时分享了武汉纺织大学招收留学生的信息。武汉纺织大学拥有20个学院,包含了54个本科专业,47个研究生项目。权衡教授介绍,武汉纺织大学拥有来自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留学生,学校为他们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奖学金资助。他介绍,去年有8个来自孟加拉的留学生获得了学校的全额奖学金。他还介绍,中国的丽源和润禾化工两家企业也为武汉纺织大学的留学生提供了奖学金资助,留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可以在这两家公司做产品研究工作。
      权衡教授表示,中国和孟加拉是很好的朋友,在许多领域都有合作,在纺织领域上的合作也有广阔的前景,许多中国公司都积极在孟加拉开设工厂。权衡教授指出,在大约40年前,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在纺织市场上占有优势,而20年前,中国大陆抓住了该市场。但是现在,像孟加拉这样的很多国家开始在该市场上快速发展。 在讨论中,我们了解到,中国最近几次的纺织品出口量并没有像前几年预期的那样减少很多。随后,权衡教授解释道,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这里有很多机会让一些地区去发展,所以中国很需要这样的产业。工厂的转移并不是突然的,当然,转移正在发生。他补充道,为了发展好纺织民生产业、发展新的技术,实现纺织产业信息交流共享,两国的大学和企业应该展开密切合作。
      权衡教授指出,武汉纺织大学会继续发展新的科研项目,加强研究和生产之间的合作,提高国际科学创新能力。他表示,到武汉纺织大学留学的学生,除了能够在课堂、实验室学习,还拥有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学校会帮助学生在企业顺利完成研究工作。       权衡教授介绍,学校在纺织工程,染整,时尚和艺术设计等科研领域已具备较高水平。近年,武汉纺织大学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目前,在纺大留学的研究生正从事以工业生产为导向的20个研究课题,包括与丽源、润禾两家公司合作研发产品。他表示,来自孟加拉的留学生知识面广,在课题研究方面训练有素,给武汉纺织大学的老师留下了良好印象。       对任何国家来说,污染是纺织工业的一个大问题。他表示,在染整和化学工业的改革中,很多中国工厂因为污染的问题而关闭,在今年,就有40多家工厂被关闭。他认为,研发和使用环境友好的纺织助剂、优化工艺流程、采用新技术,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措施。他介绍,目前这些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比如,在武汉纺织大学,很多科学家正致力于无水印染技术,这将有助于解决生态问题。(翻译:古江波 李唐飞)

媒体链接: http://www.textiletoday.com.bd/magazine/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