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大学者〗王训该教授的纤维人生和“纺大梦”

11.06.2014  12:21

      【学者简介】王训该,澳大利亚籍华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湖北省“百人计划”人选,我校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代纺织学院院长,澳大利亚Deakin大学有杰出成就教授,澳大利亚Deakin大学材料与纤维创新中心主任、纤维科学学术带头人。2000年获得国际毛纺年会青年科学家奖,2001年获国际纺织学会特别创新一等奖,2002年被英国皇家纺织学会授予院士,2005年获得了美国纤维学会杰出成就奖(澳洲唯一获奖者),主持过多项澳大利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澳大利亚羊毛发展公司项目;长期从事纺织、纤维领域的研究,在纳米纤维技术、新型纺纱技术、天然纤维性能及其产品开发等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多项科研成果属世界首创,在世界纤维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过200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是4个国际刊物的编委。


      《人民日报》6月5日对我校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王训该教授的科研创新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 湖北省属高校武汉纺织大学引进的王训该教授到岗后,牵头负责了‘中澳羊毛创新’等相关项目,并与国内五所纺织大学进行了合作研究,推动该校纺织、纤维专业研究提升到新的水平。”这不仅是王教授个人的荣誉,也是纺大乃至是湖北的荣誉。
 

  结缘纺大  投身学科建设

      “从2002年开始,我就与武汉纺织大学进行合作与交流。当时,我同徐卫林教授合作进行了一项将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混合成一种新纤维材料的项目,这次合作的成功让我与武汉纺织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期间我也接待过来自纺大的访问学者和进修生,他们都很优秀,双方合作得很满意,也产生了很好的合作成果。”王训该教授如是说。“我觉得学校的领导对纺织学科相当重视,思路也很清晰,有许多可供我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再加上我也是湖北人,我一直就希望能回到祖国,回到家乡,为人民做点事情,离家越近心里越安稳。”基于此,尽管当初在武汉各大高校选择合作伙伴的过程中,有许多高校办学的软硬件都相当不错,但他还是选择了武汉纺织大学。王训该教授认为武汉纺织大学在纺织与纤维学科方面规划得很合理,有非常好的基础和潜力,并且有许多需要他去做的事情。同时,在与学校领导交谈和沟通的过程中,王训该教授感受到校领导对纺织行业的大力支持和爱才惜才之心,为此倍受鼓舞,这是选择武汉纺织大学作为合作伙伴的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
      提及来校后的工作体会,王训该教授指出,学科建设是学校的基础性工作,是创建特色鲜明纺织大学的核心。学科水平不高,就会制约教学、科研和学校的整体发展,进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纺织学科作为学校的龙头学科,若不能在全国形成影响力,学校就不可能有竞争力,就无法面对高等教育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因此,我们应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纺织大学建设步伐。
      王教授介绍说,我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后,在学科建设方面,一是要突出纺织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在重点方向上取得突破,力争在纺织学科方面的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同类学科前列,达到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学校在纺织学科的建设方面,投入力度一直比较大。今年要努力的方向,首先是要争取申报纺织学科博士点。此外,今年纺织学科也预备按一本分数线招生,力图改善生源质量,为学科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时,还要帮助其他学科找到并发挥自己的特色,突出综合优势和整体水平,促进纺织学科与校内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促进新兴学科的生长。王教授几乎是一气呵成地说:“学科建设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程,要凭真功夫、靠实力说话,功夫在平时,我们不能有丝毫侥幸心理,要扎扎实实地推进学科建设,加强与世界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扩大纺织学科的优势和影响力!”
      在如何抓好学科建设方面,王训该教授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科发展的规律,提出了四个关键环节,一是要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优秀团队;二是要加大经费投资力度,加强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以及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一流学科的建设创造物质条件;三是以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为驱动力,促进重点学科建设;四从广度和深度加强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
      王教授如此说,也是如此做的。他支持纺大教师去他牵头筹建的澳大利亚国家未来纤维研究与创新中心作高级访问学者,帮助他们撰写高水平论文;他先后争取了400百万澳元培训项目,为我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前往澳大利亚进行交流、访问和学习的机会;在他的鼓励带动之下,一批年轻学者纷纷加入我校,为学校的发展奉献了他们的智慧。与此同时,他参与了我校组织的多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如“现代纺织科技国际论坛”、“第三届三维织物及其应用国际学术会议”等,有效地提升了我校纺织学科在世界纺织领域的学术地位。在担任纺织学院院长期间,王教授主管学科建设,提出“以国际化促学院管理的规范化”,组织每周一次的学术交流讲座,为本科生讲授纺织科技前沿理论。

教在纺大  培养创新型人才

      王教授早年在国内接受教育后赴澳学习、教学,对于国内外教育的区别和差距,他有着更为直观的感受:“澳洲的教育体制与方式同英国不谋而合,他们均有着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的培养模式,我也一直试图把这其中的精髓带回国,用到我的学生身上。”王教授自言,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同时也是学生家长,他更愿意看到的是孩子方方面面的综合成长,而在目前的中国,分数仍然是评判学生最为重要乃至是唯一的标准,这种现状与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王教授指出: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澳洲的大学往往能够与时俱进地确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标准,在标准的设计中往往包含了是否具有清楚的思维、表达、写作、批判、推理、独立思考、与人合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素。然而,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上,我们的大学普遍缺少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     
      “在澳洲不少的大学,如果学生对学校开设的课程不满意,经教师指导、学校相关委员会的批准,学生可以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这种做法既尊重了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而兴趣和个性正是学生今后创新的前提。王教授坦言:虽然我们也在渐渐采用学分制,但学分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管理的制度,我们应当在“以学生为中心”上多做一些教学方面的有益性探索。
      王教授介绍说,澳洲的大学十分重视创业课程的作用,有不少大学在本科教育中开设了创业课程,这种人才培养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思维批判性;同时,他们十分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一定要教会我们的学生怎样去自我学习、自我探索,最终走向创新之路。培养研究生就是培养独立的科研工作者,我和我的研究生一起确定了课题方向之后,我会给足他们独立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查资料,去做实验分析结果,我的作用仅仅是给予他们建议和引导。”
      王教授还指出,我校的纺织学科偏向于应用型学科,因此一定要针对实际和市场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和企业的联系,与生产实践挂钩,实现大学生就业、企业获得人才、学校获得发展的“三赢”。他一方面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一方面也要求青年教师去企业锻炼学习。
      王教授提出了“领导创造环境,教师创造知识”的治学理念,对学校今后的长久发展有指导性意义。他还主持修订了一批武汉纺织大学学术管理规章制度,力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活跃学术气氛,鼓励学校教师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促进我校科研与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寄语学子  畅谈纺大梦

      访谈中,王教授结合自己在澳大利亚长期生活学习的经历,总结了一套大学生发展培养目标——CQ,它包含专业技能(Competency)、交流能力(Communication)、自信心(Confidence)、创造力(Creativity)、批判思维(Critical thinking)、合作(Collaboration)等关键因素,他认为CQ比IQ、EQ等能力标准更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我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非常具有启发意义。
      王训该教授表示,纤维与纺织的应用非常广泛,其领域涉及多个学科。他打算组织纺大多个学院联合攻关,共同攻克纤维与纺织整个行业范围内的某些关键技术难题。“我不想人们进入纤维的误区,认为纤维仅仅是用来做衣服的,我希望用实物的方式来普及纤维知识,增进人们对纤维材料、纺织学科的认与了解。”对此,王教授还兴奋地谈到,学校已经开始在着手筹备一个虚拟的纺织博物馆,试图以虚拟的方式将纺织学科的历史、文化及产品加工等过程表现出来,辅助学校发展教育。“我希望在今后,纺织大学的每一位老师每一名学生,甚至是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都能够了解到我们的纤维材料在各个方面的应用范围都特别广,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纺织应用材料!”

      此外,王教授还有一个美好的愿景,那就是把我们武汉纺织大学的校园变成一个极具特色的“纤维轮景区”。“多年之后,我们的校园将会是一个美丽的景点,让大家一走进我们武汉纺织大学,就感觉它和别的学校不一样。在这里,纤维植物林随处可见,大家可以看到一些可以生长出各种纤维的植物、动物,如山羊、兔等。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亲手种棉花、养蚕等等,这样既能让他们学到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又能陶冶情操,于此同时,还能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
      访谈最后,王教授掷地有声地说:“把学校发展为世界一流的纺织大学,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希望,我也相信我们学校肯定会成为我们这个国家乃至世界上最具有特色的一所纺织大学,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只因对纺织有着最深切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只因对科研有着最真挚的追求,所以才无怨无悔;只因在纺大有着他最初的梦想,所以才勇往直前。王训该教授在纺织领域仍在不断创造着奇迹,在武汉纺织大学的发展历程上,镌刻着他一步接着一步,勤勤恳恳向前迈进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