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大学者〗李登峰:坚守学术的高峰

14.01.2015  16:02
      李登峰,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分别于1984年6月、1989年6月在河南大学和浙江大学获学士学位、硕士学位;1999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1999年7月-2001年6月在东南大学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美国《数学评论》和德国 《数学评论》评论员。2013年4月起至今任教于武汉纺织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坚持不懈  攀登学术高峰      
      说起李登峰教授,不得不谈谈他的科研经历。在大学里,教师的职责不外乎两种,一是教学,二是科研。而李登峰教授则认为,教学是老师的主体任务,但是也不能轻视科研的重要性,科学研究有利于更好的教学和知识的更新。做研究后再来讲课,可以使人变得有见解,讲出许多书本上看不到的东西。单纯的读书或教书,意识不到书中的要害,只有做科研才能找到真正的感觉,并用这种感觉去开导听众,也只有做科研,才能驱动自己去进一步学习,并用这些新知识去丰富听众。总之,科研使人深刻,科研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和科研要相辅相成。也正因为如此,李登峰教授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攀登着一座座的学术高峰,凭借专业知识和兴趣,先后主持了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多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在其专业领域———实调和分析、小波分析和图像处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例如,证明了一般框架都能添加一些元素构成类似标准正交基的紧框架;首次建立了局部域上的小波理论;解决了周期小波的矩阵扩充问题等等。其成果之一———基于Bandelet变换提出的图像检索算法则已申请国家专利,有望获得批准成为国家专利成果。李登峰教授就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园丁,辛勤的劳作在自己的科研领域,最终开得满园春色,惊艳了众人。 忘我工作 不畏艰难险阻      
      科研之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李登峰教授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也遇到了许许多多的艰难险阻。“最重要的一点是坚持,”李登峰教授回忆起曾经主持过的科研项目经历时如是说到,“许多人在科研工作中并不能一贯而终,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事影响到科研工作的进行,沉下来不受干扰就显得十分重要。”李登峰教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进行科研工作时,他经常碰到一些棘手问题,常常需要花上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但他也并没有放弃科研,而是不懈努力,直到问题最终解决。有时候,因为太过努力和认真,他甚至忽略了身体的健康,在其早些年带领研究团队攻关时,就是因为如此,才落下了如今较严重的颈椎病。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正因为有艰辛的付出,才有收获的满足。李登峰教授谈起自己突破重重困难,取得成功时满脸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虽然取得了如此成就,李登峰教授还是十分谦虚,有着作为科学工作者一贯的严谨态度,他觉得科研工作的成就也离不开团队的合作。作为团队负责人,李登峰教授有着宽广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不仅包容着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的想法,也允许团队成员进行其它相关研究,还有意让研究生参与其中,使整个团队保持活性,不断的激发出新的思想和灵感的火花。也正是这种碰撞的火花照亮了他们的科研之路,进而取得硕果累累。 仁心寄语 勉励青年教
     
      李登峰教授不仅在科研中兢兢业业,还设身处地地用自己的科研经历指导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他认为,想要做好科研工作,必须做到坚持,坚持是科研工作的第一要素;其次,还要善于总结和梳理,使所有知识系统化,从而打好基础,随时运用;另外,要多交流,多进行学术访问,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请进来,“走出去是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进行访问合作研究,而请进来是指多请一些大家来做讲座,这样就可以多了解其他学者的想法和思想,从而与自己的思想产生碰撞,得到新的火花和灵感。”最后一点,则是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李登峰教授始终认为工作和运动锻炼必须兼顾,养成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才能有一个强健的身体进行科研工作。他建议青年教师在长久的科研之余,一定要坚持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劳逸结合,才能工作身体两不误。       来武汉纺织大学两年,李登峰教授也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习惯,没有松懈,保持着对科研的执著,不仅先后发表了七篇学术论文———其中两篇发表在SCI刊物上,两篇发表在国家最高自然科学刊物 《中国科学》上,还申请到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稀疏框架及相关问题研究》。如今,李登峰教授继续着他的科研之路,而我们也相信,有着对科研的坚持和热爱,李登峰教授必将攀登上新的科研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