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纸扎艺人的坚守:把老祖宗的东西传下去(图)
中新网黄石8月8日电 (马芙蓉 黄姣姣)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前后,湖北省大冶市民间纸扎艺人张华新,迎来一年中最忙的时刻。今年63岁的张华新,是还地桥镇北泉村人,从事纸扎制作已有13年的光景。8月8日,农历七月十三日,他在赶制一个纸屋。
只见他拄着拐杖,围着纸屋框架打转,用抄纸条把竹篾捆绑固定,糊上浆糊,再滴上胶水加固,动作娴熟认真。
纸扎是一种源于中国古代丧俗的民间艺术,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纸扎工艺复杂,融扎制、贴糊、剪纸、泥塑、彩绘等技艺于一体,通常要经过10多道工序,且每道工序都有它的火候,需要很大的耐心和细心。
张华新介绍,一个纸屋做下来,需用上百根抄纸条,他要忙上一天,重复不断地捆绑、滴胶。彩纸比较薄,糊制的时候稍不小心,纸破了或者贴错了,前面的努力便功亏一篑。纸屋的尺寸,灵牌的高度等,均有严格的标准,马虎不得。
张华新半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右腿落下残疾,出行依靠拐杖。干纸扎的13年来,他常常一站一整天,因此患上腰椎间盘突出,右腋窝也磨出茧子。“中元节这几天忙着赶工,腰椎间盘突出犯了,打完针吃完药回来接着干。”张华新说。
为了纸扎艺术,忍受身体上的痛,张华新觉得很值。但纸扎艺术的未来,并不乐观。张华新说,纸扎耗时耗力,但并不赚钱。一般情况下,一个高1.65米,宽0.8米的两层纸屋,他一个人要不停歇地忙活3天,但价格仅400多元人民币。此外,纸扎制品市场不稳定,很多时候一个月都没有生意。
此前,还地桥镇郭桥片区,从事纸扎制作的有7、8个人,年龄均在七八十岁左右。近两年来,老人们先后去世,做纸扎的只剩下张华新一人。
张华新想收个徒弟,但是没有年轻人愿意学这个。张华新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各有自己的事业,不愿接替他的衣钵。女儿倒是跟他学过一段时间,但是出嫁后也没有继续从事这个行业。曾经,儿子想让张华新到城里去住,但他不愿意,依然守在乡间做些纸扎。
他表示,纸扎虽然登不了大雅之堂,但也算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不指望靠纸扎致富,只想把老祖宗的东西守下去、传下去。(完)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