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机关报:派驻组是固定探头 不能揣明白装糊涂

26.04.2016  11:20

   设置“新探头”就要“看得见、管得了”  

  日前,中央纪委举办派驻纪检组组长副组长培训班,给这支历经深度改革后的“纪律部队”充电加压。这也是正风反腐雷霆迅进三年来,又一次对党内监督资源进行配置创新和“精准投放”。在这场不能输的斗争中,47家派驻纪检组人员初备,整编蓄势,其战斗力和“战利品”自然十分引人关注。

  巡视监督和派驻监督,原本都是中国共产党原创的党内监督战略性制度安排,具有构筑中国特色党内监督“全覆盖”之核心优势。回看历史,从1928年的《巡视条例》到195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关于派驻县监察组的若干工作问题的指示》,巡视和派驻这两大党内监督重器一直是砥砺并用。近观当下,巡视监督纵横捭阖、无往不利,派驻监督则开始发力,向着“常驻不走的巡视组”这个定位迈进。

  加强党内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应有之义。如果说巡视组是“流动监督岗哨”,那么派驻组就是“固定监控探头”。说到底,纪检体制改革前的“老探头”,主要局限是“看得见的管不了”,甚至出现“看见装没看见”的选择性近视症,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老好人传染病”。久而久之,不但一些驻在部门“不怎么把纪检组当回事”,不少派驻干部也“不大相信自己能干成啥事”。

  时过境迁,时不我待。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在路上不断提速换挡,综合派驻27家、单独派驻20家,实现了对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这些“中央级机关”在治国理政实践体系中位高权重,既是正风反腐的核心“责任田”,也是反腐惩恶的重要“样板间”。党中央决定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健全机构、配强干部,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的鲜明态度和政治定力。中央纪委派驻机构是党中央设在各个部门的监督“探头”,必须发挥“”的权威和“”的优势,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把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全面落实到位。

  照照巡视监督的镜子不难发现,派驻监督所直面的“减存量、遏增量”的任务繁重有加。从派驻改革“红利”来看,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以上率下,促使驻在部门扛起主体责任给派驻监督腾出运作空间;派驻干部编制、考核和职务晋升等问题剥离出驻在部门,使得这支“纪律部队”具有空前的超脱性和监督张力。形象地讲,47个“新探头”锃光瓦亮地安上了,就应当从“标清制式”升格为“高清格式”,实现全天候精准监督、精确执纪、精当问责,而不是“电源时开时关、信号时断时续,画面时有时无”。需知对“新探头”来说,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不处理、不报告就是渎职,都要严肃问责。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中央纪委的强力支撑下,要敢于善于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最高效能及时处置,特别是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状况、履行主体责任情况的直播图像“不断片、不掉线”,对班子里和部门中不托底、不靠谱的干部视频监控“无盲区、无特区”,才能真正让“既看得见,又管得了”成为现实。

  “探头”的背后还是人。从某种程度上说,新派驻纪检组的人干的是监督执纪问责的“技术活”,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活”,必须拉长耳朵、瞪大眼睛、增持心力,提高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如果说政治巡视成效大显,可以说“政治派驻”才刚上路,既要努力成为常驻不走的巡视组,更要让驻在部门时刻感受到“中央纪委就在身边”,在不远的前方形成“流动哨”和“新探头”的监督合力,这应是努力之方向,亦乃责任之担当。(高波)(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