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路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
驻湖北首席记者石斌 记者高斌 通讯员蔡光华
“洪水冲垮了公路,但也暴露出我们公路建设中防护标准不高的现实。我们将借此次水毁公路恢复重建之机,提升公路的安全品质。”8月25日,记者在大别山红色旅游路水毁重建现场,罗田县公路局局长李强如是说。
记者在沿线看到,全线水毁恢复重建全面展开,挡住百年一遇洪水冲刷成为着力重点。
先修河道再重建路
受地理条件限制,红色旅游路要么盘山而行,要么沿河道布线,山洪来时,湍急的水流冲刷掏空路基,每到雨季,黄冈许多公路均遭此灾。
7月1日的特大暴雨造成大别山红色旅游路金家河段350米公路全部被冲断,公路部门连夜奋战,抢通了便道,恢复了通行。洪水退去后,罗田县展开恢复重建。
“这段路建成后先后5次受灾,此次洪水最大,受灾最重。以前都是路基冲垮了,我们马上回填。今年灾后重建工作中,何光中厅长要求我们将恢复与重建相结合,着力提升公路安全标准,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恢复重建技术设计。”
据介绍,这里之所以三番五次受灾,主要是河道的原因。由于年年山洪,河床下切,河道中间露出2米多高的岩石,洪水来时,岩石逼着河水改变流向,直接冲向公路。为此,公路部门与水利部门会商,将高出河床的2米多高的岩石层炸掉,提升河道泄水行洪的能力。
为保证经受得住洪水的冲刷,他们在350米长路基边缘灌桩617根,然后再浇筑混凝土挡水墙,然后再回填路基。当日记者在现场看到100余米的挡水墙已经建成。
河道边公路建挡水墙在红色旅游路沿线水毁路段随处可见。当日,记者在红色旅游公路支线麻城市胜麻线熊家铺边店路段看到,长达300米的水毁路段水泥混凝土挡墙最高的达11米,工人们正冒着烈日给挡墙养生。
在施工现场,麻城市公路局副局长王晓丽告诉记者,此处原建有挡水墙,但等级不高,路段对面山体岩石突出,河道行洪时洪水被逼直接冲向路基边坡。为此,他们炸掉对岸河床裸露出的岩石,新修的路堤设置混凝土挡墙,挡墙通过植入钢筋与岩层连接,确保河床行洪畅,挡墙挡水能力强。
提升过水槽行洪等级
“一根涵管毁了一条路啊!”这是罗田县公路局在红色旅游公路大地坳段水毁现场的感慨。
红色旅游路大地坳段是大别山临近薄刀峰的回头弯路段,7月1日的特大暴雨形成山洪,因此段建设时只埋了一根直径80厘米的涵管,泄洪能力不足,以致山洪冲垮路基,不仅如此,路基垮方还阻断了回头弯下方路段。
技术标准不高,安全设施不完善,公路只能是建了毁,毁了建,低水平重复。
此次重建中,他们立足保安全、管长远,将80厘米的涵管改为浇筑2米的正方米泄洪槽,在外侧路基建设高13米的混凝土挡墙,挡墙设置在硬岩基上,解决边坡稳定的问题。对箱涵进口上游数百米的边沟,他们将标准由原来的0.6米提高到1米。箱涵出口外边坡坡度设计成缓坡,设置为台阶型跌水逐级消力,解决涵洞出口洪水冲刷边坡的问题。
在现场,记者看到半幅路的箱涵模板已经安装到位,工人们正在扎钢筋。施工人员介绍,晚上,他们就开始浇筑。箱涵进口上游1米见方的边沟正在砌筑,已砌好30多米。
从大地坳往山顶薄刀峰,1.4公里路段峰回路转,山体也不够稳固,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此次洪水中,此路段3—5米就有一处山体滑坡,为此,他们决定将此处1.4公里改线,提升公路的安全标准。
记者行走红色旅游路,在各水毁路段都是党旗飘飘,机声隆隆,罗田县公路局长李强介绍,全局公路人全部奋战在恢复重建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