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大战:打击的是对手 心痛的是用户
发红包本来是件让人高兴的事,不过因为腾讯、阿里两大巨头闹“情绪”,好事变成了闹心事。
支付宝3日表示,继支付宝红包遭微信封杀后,微信公众平台店铺的支付宝也被封杀,页面却奇怪地提示为“淘宝屏蔽了来自微信的浏览器请求”。腾讯随后则霸气回应称,微信“不容许有打着红包名义进行恶意营销的行为”,表示“等什么时候阿里系接入了微信支付,我们再来谈这个问题”。
知晓了腾讯的回复,这场红包大战的端倪乍现。
目前,支付宝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公司,在其背后的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的强力支撑下,国内移动支付份额接近80%。微信是国内最大的移动社交平台,用户月活跃量超过4亿,55.2的%用户每天打开10次以上。
从业务来看,这两家平台型公司仿佛是风马牛不相及,一个做支付,一个做社交。不过,他们的成就都建立在一个词的基础上——用户。为了深度粘住用户,支付宝把手伸向了微信,希望像“干掉”运营商一样,把微信变成一个支付宝扩张的通道。微信则推出支付业务全力反击,去年创新推出的微信红包业务就曾让支付宝如鲠在喉,这一反击被业界戏称为“珍珠港偷袭”:“微信一夜干了支付宝10年的活”。
两大巨头你来我往的“发招”,确实给即将到来的春节增加了“节前氛围”,不过,这种“热闹”确是用户所不愿见到的。不同于其他产品,支付宝、微信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因为这两个平台,人们足不出户就几乎可以完成吃喝玩乐购。但是,由于微信支付宝之间的相互“添堵”,用户的很多跨平台操作将无法实现,微信中的微店用户就因交易无法直接通过支付宝完成而正在苦恼。
微信、支付宝因为竞争需要,相互屏蔽对手无可厚非,这种事在其他企业身上也没少发生,360与腾讯QQ就曾因入口纠纷相互攻伐,国外苹果、微软、谷歌等企业的类似之举则更是不胜枚举。不过,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如果竞争无关知识产权、专利等,拿着入口和用户优势去限制第三方是不恰当的,因为企业的所有行为应以不损害用户的公共利益为前提。
支付宝、微信能够发展壮大到现在,归根到底在于拥有大量用户,而用户之所以选择他们,主要是因为能从其那获得更好的产品体验。支付宝、微信都立志成为一家生态、平台型企业,但做这种企业的重要前提是能够“海纳百川”,能积极吸收一切资源,和众多企业一起携手建设产业生态,而不是自己“大包干”,一枝独秀。
目前,支付宝、微信相互屏蔽的做法,屏蔽的是竞争对手,伤的却是用户的心。(吴君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