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米加高护栏试岗堵人货分过式翻越 跨栏族变少
图为:在徐东大街,翻越水泥墩横穿马路的人不断
图为:珞喻路广埠屯路段装上了1.6米高的护栏
滚滚车流中,突然闯出的行人纵身一跃,翻过道路中间的护栏,潇洒离去,只留下过往司机一身冷汗。这样的场景,在武汉街头并不少见。与闯红灯的“中国式过马路”一样,翻护栏抄近道过马路,更是交通管理中的难题。
记者近日从武汉市交管部门获悉,为“阻击”翻越护栏的行人,去年开始在珞喻路广埠屯路段以及晴川桥下桥处友谊南路路段,试点推行高度达1.6米的超高护栏。而在此前,武汉市的道路护栏从0.8米到1.2米、1.4米,已经不断“长高”。
经过一年试点,这批“最高海拔”护栏的“上岗”,是否能拦住行人横穿马路的脚步?街头翻越护栏现象现状又究竟如何?带着这些疑问,楚天金报记者展开探访。
重灾区
半小时157人“跨栏”女孩一边横穿一边尖叫
近日,记者接到读者报料称,因地铁建设,徐东大街高架桥下的绿化带铲除后,马路中间只留下高约半米的水泥墩,加之施工影响,不少行人为图方便屡屡“跨栏”横穿马路,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5月24日下午4点半,楚天金报记者来到徐东大街徐东一路公交站路段实地探访。由于正值下班高峰,此时路面的车辆和行人不断增多,加之地铁施工工地围挡,使得路面交通十分混乱。记者在此蹲守半小时统计发现,在徐东一路公交站路段,共有157名行人横穿马路。
蹲守中记者看到,突然闯出的行人,让不少车辆始料不及,鸣笛警示;而一些没有减速的车辆,则让一些行人横穿时不得不停留在马路中间,伺机而过,十分危险。其中,两名大学生模样的女生,更是一边横穿一边尖叫狂奔。
由于马路中间的水泥墩仅有半米高,对于成年人来说跨越十分容易。甚至有带着孩子的行人,也铤而走险跨过水泥墩到马路对面。然而,记者注意到,在距离公交站不远的地方,就有人行横道和地下通道可供通行。
记者随后按照横穿、人行横道两种方式过马路。对比发现,横穿马路只需一分钟,而走人行横道到马路对面需5分钟。“铤而走险”省下的,也不过三四分钟。公交站旁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多数人对于横穿马路的劝阻并不在意,仍是“任性而为”。
严防区
1.6米超高护栏上岗堵“人货分过”式翻越
记者从武汉市交管部门了解到,为“阻击”行人横穿马路,从去年开始已在部分路段启用高度1.6米的道路中间护栏。
5月25日,记者来到启用最高护栏的汉口友谊南路看到,该路段的道路中间护栏约有一人高,护栏上面还挂着“行人请走人行横道、地下通道”的标语牌。根据标语牌箭头所指,前方100米的距离就有人行横道。同时,前方约50米处还有汉正街地下商业街的出入口,可作为地下通道使用。
尽管过马路设施还算完备,但此前这里的翻越护栏横穿现象比较严重。附近商户告诉记者,该路段周边聚集几个大大小小的商品交易中心,来往批发打货的人特别多,为图省事他们会选择将货物包先扔过护栏,再翻越过来穿过马路。
记者了解到,最初护栏仅有0.8米高,因此翻越并不难。后来,为杜绝行人“跨栏”,交管部门逐渐将护栏增高至1.2米,甚至一度在护栏顶端用粗铁丝缠绕,伸出铁丝头以“吓退”翻越护栏的行人。即便如此,仍有人弯身从破损护栏中钻过,更有人不惧“铁丝”翻越。
同样屡禁不止的横穿现象,也出现在武昌珞喻路街道口至卓刀泉路口的4公里路段上。和友谊南路一样,这里商户扎堆,来往送货的物流人员众多,为图方便不少人翻越护栏横穿,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防范横穿行人,该路段同样启用1.6米高护栏。
交警说
曾用护栏上抹油办法仍难以杜绝乱翻乱钻
那么,最高护栏“上岗”之后,横穿现象是否好转?25日上午11:00-11:30,记者在广埠屯天桥上观察半小时,发现并无行人横穿马路。当天下午4:00—4:30,在友谊南路路段,记者也没看到有横穿行人。
负责友谊南路路段的江汉区交通大队三中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加高护栏前,每天都有几起行人横穿现象,有的跨,有的钻。由于正处晴川桥下桥处,过往车辆车速较快,极易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为此,交管部门也通过劝导、罚款等举措加以防范,但收效有限。
该负责人表示,1.6米高的护栏“上岗”后,翻越护栏现象已有根本好转。
洪山区交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此前珞喻路广埠屯路段,平均每天有两三起翻越护栏。为此,交管部门甚至想出了在护栏上抹油、上门宣传甚至拘留的办法,仍难以杜绝。但护栏加高至1.6米后,乱翻乱钻减少明显。
但是,上述两位负责人均向记者表示,加高护栏却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江汉区交通大队三中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护栏加高之后,会对驾驶员的视线造成一定的阻隔,不容易观察前方的道路交通情况,增加安全驾驶的危险系数。不过,两相对比取其轻,交管部门决定加高护栏。
记者了解到,此前在上海、天津、石家庄、长沙等国内其他城市,均有加高护栏防“跨栏”的举措。以上海滨海新区上海道为例,有报道称,在加高护栏至1.5米以后,该路段交通事故发生同比从23起减少到13起,成效明显。
专家说
护栏高度是文明尺度应完善设施强化管理
“每天拖着小推车来来回回过天桥,还是有点不方便。”探访中记者发现,尽管加高护栏的阻击效应初显,但是对于不少市民来说,现有过马路设施仍不够方便。在广埠屯一带送货的吴师傅就告诉记者,走天桥送货有点折腾。
记者在广埠屯天桥看到,尽管设置了可供自行车、小推车等通行的坡道,但是送货师傅推着满载货物的推车上坡道时十分吃力,而且坡道的宽度明显比推车车轮距离窄,使得推行时容易被阶梯卡住。
在友谊南路路段,就在设置地下通道的同时也划设了人行横道,拖着推车运送相对便捷。对此,吴师傅希望记者呼吁,能否考虑在地面设置人行横道,节省送货往返时间。
昨日,华中科技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赵宪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单从道路交通的角度,因为影响驾驶员视线和道路美观,护栏的设置是没有必要的。他介绍,早在数年前,我省十堰市就曾出台地方管理条例,彻底取消中心城区的道路护栏,同时加大对横穿马路的处罚力度和频率,一度取得良好效果。
他透露,当时武汉也曾借鉴过十堰的经验试点取消道路护栏,但因种种原因又恢复,而且高度越长越高。在他看来,横穿马路现场难以杜绝,一方面的确存在行人交通文明素质不高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凸显交通管理细节不够到位,过街设施不够完善。
赵宪尧认为,护栏的高度一定程度上是城市文明的“标尺”。交管部门在加强交通文明素质宣传教育的同时,也应严格执法,让横穿屡劝不听者得到处罚;另一方面,根据行人需要尽多设置人行横道,确保提示标识完整,让交通安全得到保障。(楚天金报记者叶纯实习生郖谊图/本报记者邹斌)
责编:王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