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凤筑巢】刘勇:我对武大充满信心
采访整理:符彦姝
人物简介:刘勇,1964年生,山东济南人,现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北京大学获生物化学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在美国Rutgers新泽西州立大学微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系获博士学位,随后进入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分子、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年,回国进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担任中科院营养与代谢重点实验室副所长、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并获“百人计划”择优支持。2015年,进入武汉大学工作,致力于研究糖脂代谢调控的生理学机制和慢性炎性疾病的病理学基础。
回国起源:这个领域很重要
记者:您在美国学习生活了14年,是什么原因促使您选择回国发展?
刘勇:我回国是2003年。当时国内的生命科学基础科研已开始起步,比我更早回来的一批人,如裴刚(前同济大学校长)、陈竺(前卫生部部长)等人,他们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们那一批早期留学回国的人,带来了国外比较先进的科研体制和科研基础的科学研究方向,使得国内与国际渐渐接轨。
我那时刚开始在美国做研究,感觉自己作用非常渺小,做的东西也不受重视。我研究的方向是代谢疾病,当时中科院正好建立新的研究所,引进新人。我想,如果我回国,可以做很多更有意义的事。代谢疾病这个领域对中国、对全世界都特别重要,比如中国有10%左右的糖尿病人。这几个因素加在一起,所以就回国了。
记者:您第一次到武大是什么时候,对武大印象如何?
刘勇:我很早就来过武大了,因为我太太是武大子弟,她父母、哥哥都是武大毕业的。另外,在回国后的12年间,我也培养了一些武大毕业的学生,感觉武大学生的学术能力很不错,而且我还认识很多武大的杰出校友,所以对武大的印象很好。
为科研献身:我要求的不多
记者:您现在工作量大吗?对于学校为您提供的科研平台是否满意?
刘勇:我现在带了十几个研究生,上一门研究生的课,同时也参与了本科生的教学,工作量还是挺大的。我来到武大之后,学校给了我五百万的启动经费,同时也提供了仪器设备方面的支持,这方面我挺满意的。其实我个人的要求也不多,就是最基本的做科研的一些条件和政策就可以了。
记者:您觉得国内的学术氛围如何?与国外的学术氛围差异大吗?武大的学术氛围如何?
刘勇:国内外学术氛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一点我不能否认。国外做科研的科学家杂事少,做学术更纯粹,各种讲座和学术活动特别多。我认为,国内学术氛围不够也是有一定原因的,我们现在的学生对于学术报告,基本上只听跟自己领域直接相关的或者特别有名的报告或者讲座,其他的就特别少了。其实这样不太好,知识面广是没坏处的,有名没有名其实也不重要,学生自己的判断不一定那么准。不听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少的话,对自己影响其实挺大的。当然,观念的转化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一个过程。
我觉得武大的学术氛围还不错。至少在我们这个领域,我们几个大组两个实验室,都会常常请专家开讲座。学生们也积极参与。前段时间我们召开的2017脂质代谢与疾病国际研讨会,来的学者就挺多的。
记者: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您在武大目前的科研进展和实验室运作情况?
刘勇:我们的实验室建立有一年了,我刚来第一年的时候是没有实验室的。实验室目前大概有15至16人,基本都是我硕博连读的学生。我研究的方向主要是细胞代谢相关领域,所以实验室目前主要是做国家科技部、国家基金委的相关课题,我这两年参加或主持的国家级课题有4个,周期大概是5年,全都是由国家批资金的。
总体来说,我们实验室的建设还是很快的,一年时间就实现正常运转了,有困难也都能自己克服。实验室里的学生基本一天12个小时都要做科研,这是非常正常的。他们要读文献,要做实验,毕竟我们是实验科学。我在中科院的实验室也还在运行,两边相互取经,所以相对来说进展更快一些。
记者:对于武大的人才引进工作,有什么建议?
刘勇:我觉得最关键的就在于三个字:归属感。在人才引进方面,武大除了更多地考虑生活便利性和科研平台的建设提供,更重要的是营造出他们对武大的归属感,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人是有感情的,努力营造出对一个地方的归属感,可以作为人才引进策略的重点之一。
给武大的话:我对武大充满信心
记者:您在武大工作生活的两年里有什么感想?
刘勇:我希望武大老师能够更加享受自己的工作。毕竟做一份工作,应该是因为自己特别喜欢才去做。培养学生是个高尚的职业,过程应该是快乐的。但是老师们的情绪会常常受到工作压力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我也不例外。看见不足的地方,我同样也抱怨,但我比较喜欢换位思考,互相理解体谅,我觉得这样做的话各部门的协调沟通会更容易一些。之前,在中科院时大家常说一句话:“上下齐心,拧成一股绳,才能干成大事。”这很有道理,但是做到很难,要努力。
记者:对学校“双一流”建设,您有什么期待与展望?
刘勇:在我看来,“双一流”高校是要能与国际顶尖高校比肩的。目前,武大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武汉市的大环境也还处在建设中,各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我认为,国际交流工作是各学科都需要加强的,比如我们跟国外合作这么多年,基本是一对一,实验室对实验室,这对我们学科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此外,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重视传承,培养人才梯队。“双一流”建设需要时间,而我对武大是充满信心的。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