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召开
新闻网讯(通讯员魏晓楠 实习生江颖)9月17日至18日,以“高分•精致为用”为主题的第四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李德仁、王家耀、杨元喜、李建成、龚健雅、吴一戎、樊邦奎等知名院士、专家,以及来自国内外对地观测领域的专家学者1000余人出席。
校长窦贤康在开幕式上致辞,并作特邀报告《量子激光雷达的进展和前景》。他介绍了以激光雷达为主的中高层大气观测系统,特别是瞄准中高层大气动力学过程最为重要的参量风场探测的激光雷达。量子激光雷达可以实现高稳定、全天时、高精度的风场连续观测,可以适用于不同平台,为中高层大气激光雷达观测开辟了新方向。
李德仁在特邀报告《论军民深度融合的空天信息实时智能服务系统》中,介绍了军民深度融合的空天信息实时智能服务系统,肯定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建设发展的综合效益。
杨元喜介绍了几种常用的低轨卫星星载GNSS定轨方法及相应定轨原理,着重描述了星载GNSS自适应定轨方法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低轨卫星定轨中的可能应用。
王家耀介绍了天地一体时空大数据平台及其构建情况。天地一体时空大数据平台,可支撑开展多源信息感知探测与存储管理、广域动态信息融合理解、多维重建与可视计算、多维情报关联挖掘与应用等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
吴一戎介绍了微波成像技术的新进展。他面向高分技术的发展需求,分析了微波成像技术、三维阵列合成孔径雷达和微波光子学合成孔径雷达的核心关键技术,并展望了新技术未来的应用前景。
作为本届年会主席,龚健雅表示,今年学术年会主题定为“精致为用”,在主题设置上更加侧重应用,鼓励各用户部门和单位交流应用案例和经验。此外,年会还是一个军民融合的平台,双方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互相了解彼此需求和合作点。
年会分四个分会场,聚焦天基、临近空间、航空等精确遥感先进技术,以及地面系统的创新应用、前沿理论与方法、全球观测与“一带一路”、军民融合与商业航天,关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领域面临的挑战、核心技术创新和应用产业的发展。会议全方位展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深入交流。
青年科技工作者也成为大会“主角”。年会向高分对地观测领域的30篇优秀科技论文作者以及获奖团队颁发了奖杯和奖金。此外,大会发布了GEOVIS5系列产品,助力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在国防、国土、安全、交通、环境和海洋等行业早日实现“精致为用”。
从会上获悉,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创办于2012年,已成为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领域的高端盛会。本届年会由武汉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承办。
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由天基、临近空间、航空、地面、应用五大系统构成,于2010年经批准启动,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所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工程(简称“高分专项”)统筹建设基于遥感卫星、平流层飞艇、高低空飞机和无人机等多个平台,旨在完善地面资源,并与其他观测手段结合,具备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覆盖的对地观测能力。
高分专项在矿产资源开发现状调查与监测、环保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监测、农业作物估产和长势监测、水利洪涝灾害监测及水利设施监测、统计农业生产监测、地震灾害监测、区域经济作物监测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高分专项启动以来,武汉大学等一批专注于遥感、测绘领域研究的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参与,为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以及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应用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的遥感数据处理技术上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武汉大学遥感学科也在2017世界大学排名中心公布的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名列世界第一。
(供图: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