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澳结核与免疫大会在我校举办

16.11.2019  00:41

新闻网讯(通讯员李舒、章晓联)为了广泛交流结核病基础研究及临床防控的最新进展,11月5至7日,第五届中澳结核与免疫大会/过敏免疫重点实验室年会暨武汉大学医学名家论坛(第十二期)在武汉举行。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近200位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武汉大学副校长唐其柱出席。

开幕式上,唐其柱致欢迎辞,介绍了武汉大学的有关情况。他希望以这次会议的召开为契机,促进国内外学者在结核病基础及临床科研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湖北省过敏及免疫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大会主席章晓联主持开幕式。

为期两天的结核与免疫学术交流会聚焦了结核感染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对结核感染天然免疫应答、适应性细胞免疫应答、宿主非编码RNA调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分子机制、糖生物学在结核感染中发挥作用的机制、结核诊断及疫苗的前沿研究进展、结核感染各类动物模型的构建及运用、结核感染合并糖尿病的研究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授Warwick Britton指出,结核感染影响了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结核病以及结核病导致的死亡给全球造成了的巨大负担。结核病的长期控制需要比目前的卡介苗(BCG)更有效和更持久的疫苗。他介绍自己的团队近期研究出一种能够表达针对结核分枝杆菌抗原Ag85B240-254的P25 CD4+T细胞表位的重组流感病毒(rIAVs),这种重组病毒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疫苗,他们的动物实验证实了他们的这种疫苗能够有效的抵抗结核分支杆菌感染。

章晓联介绍,结核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传染性疾病之一。她们团队通过高通量小分子随机文库,筛选出了能特异性结合BCG表面ManLAM的单链DNA配体。该单链DNA配体能阻断BCG ManLAM与巨噬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的结合,同时促进ManLAM与活化性受体的结合,进而增强BCG刺激下巨噬细胞M1型的极化和Th1细胞活化,从而增强细胞对结核菌感染的抵抗力。将该单链DNA配体与BCG联合免疫小鼠和猴,能有效地增强小鼠和猴对结核菌感染的免疫力和保护作用。此项研究为增强结核疫苗-BCG的免疫效果提供了一条极具前景的新途径和方法。

美国西雅图儿童医学研究所教授Kevin Bradley Urdohl介绍,结核病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人类疾病,主要通过气溶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他们实验室运用超低剂量的结核分枝杆菌(1-3个菌)创造出一种新的小鼠感染模型,用来观察结核肉芽肿中的T细胞反应,这种小鼠模型更接近生理感染的过程。

悉尼大学教授Carl Feng介绍了他们最近使用的Opal多重免疫荧光技术在肺组织中进行的免疫表型相关的研究。这种方法能够量化各种类型病变中免疫细胞的数量和相对分布。

悉尼理工大学教授Bernadette Saunders团队研究发现,宿主的miR-146a在调节宿主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作为宿主靶向治疗结核病的治疗潜力。

昆士兰大学教授Katharina Ronacher介绍,她们团队发现了肺结核和糖尿病: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她们认为,2型糖尿病(T2D)患者从潜伏性结核病(LTBI)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TB)的风险会增加。同时,结核合并T2D病患者更有可能治疗失败并复发。

詹姆斯库克大学研究员Andreas Kupz介绍,卡介苗(BCG)是唯一获得许可的结核病疫苗,对结核病具有可变的保护作用,但仍然是黄金标准。卡介苗的改良主要围绕三种策略:重组卡介苗株、异种接种途径和加强接种。目前尚不清楚结合这些策略是否有益,特别是在免疫抑制的情况下。新结核疫苗的临床前评估严重倾向于免疫原性,但安全性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考虑因素。他们的数据表明,来自结核分枝杆菌(Mtb)基因组的“毒力”抗原的表达是增强抗结核疗效的最有效方法。

悉尼大学教授Stefan Oehlers介绍了他们使用斑马鱼-分枝杆菌感染模型研究血管靶向治疗肺结核的最新成果。利用感染了M. marinum的斑马鱼幼虫和成年斑马鱼,阐明了肉芽肿的形成与血管功能障碍之间的双向相互作用。使用VEGFR靶向药物限制血管生成,通过阻断ANG2 /TIE-2信号通路来降低血管通透性,以及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激活血栓细胞,这些都是潜在的宿主定向治疗方法,可以减轻感染负担并保护宿主免受分枝杆菌感染。

日本东北医科药科大学教授顾建国指出,糖基化修饰在蛋白质折叠、靶向、识别和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事实上,糖链结构的改变与许多生理和病理事件有关,包括细胞粘附、迁移、细胞生长、细胞分化、肿瘤侵袭以及感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糖基化可以作为一个开关调节细胞生长和粘附,在细胞粘连,过渡以及癌症转移干扰分子机制整合蛋白和生长因子受体(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

此外,来自同济大学、深圳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华中农业大学等的代表分别作学术报告。

据悉,由于结核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高、缺乏好的疫苗,结核感染导致的结核病是传染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2015年以来,每年举行的中澳结核病和免疫学会议都召集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的主要研究人员,讨论结核病控制方面的当前挑战以及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突破。本次会议由武汉大学过敏及免疫相关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联合主办,从结核感染免疫机制到应用研究开展广泛的讨论交流,共同探讨结核防控领域所面临的新挑战,分享结核基础、临床研究的新突破,共同商定结核免疫防控的新策略,加强了武汉大学与世界结核研究领域顶尖专家之间的合作交流。

(摄影:屈子璐 编辑:付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