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三个坚持” 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20.10.2014  12:20

作为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竹山县,近几年来,全县教育在当地县委、县政府“三个坚持”的统领下,办学条件大幅度改善,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谱写了贫困山区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一、坚持政府统筹,实施教育兴县战略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教育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每年召开1次县委常委会、不少于3次的县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教育工作,解决教育发展问题。建立县领导包一个乡镇或一所县直学校的联系教育制度,定期到乡镇或学校调研教育工作,现场解决问题。制定《竹山县乡镇党政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办法》,把乡镇党委政府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二是实行“政策关爱”。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全面落实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人优先补充、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问题优先解决等倾斜政策。

   二、坚持加大投入,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竹山县努力克服本级财力不足、资金短缺的实际困难,积极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新增财力着力向教育倾斜,全县教育经费从2011年的27445万元提高到2013年的32039.1万元,年平均增长13.4%,远远高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和省市逐年增长要求。2011年竹山县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把计划用于县委、县政府行政办公大楼的危改资金用来启动竹山一中迁建项目,新一中规划用地394亩,校舍面积7.8万平方米,目前项目总投资已达2.9亿元;近三年,累计投入资金5亿多元,消除农村学校D级危房29.7万平方米,新建了近百所村级校舍;近两年,累计投入资金1658万元,用于购置教学仪器、图书、班班通、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学生课桌椅、体音美器材等教育教学设备;2014年8月,竹山县人社局、竹山县教育局面向社会公开为学校招聘了50个公益性岗位,充实学校安保力量。

     三、坚持人才强县,打造教育核心竞争力

一是引进人才,缓解教师结构性矛盾。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决定》,把补充和引进教师放在首位,三年来,通过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招聘计划、公开招聘幼师、公开招聘全日制研究生和普通高校全日制一类本科毕业生等途径共补充教师468名,大大缓解了教师结构性矛盾。二是统筹协调,落实城乡教师交流机制。三年来,已有60余名优秀青年教师下乡支教,80多名农村青年教师到县城学校跟岗学习,350名县城教师与农村青年教师教研结对,促进了城乡教师共同成长。三是关爱教师,重视教师待遇提高。县委、县政府坚持每年组织县“四大家”班子参加庆祝教师节座谈会和教育工作会议,坚持每年对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及生活困难教师进行慰问;同时,在职称晋级、评优晋级等方面给予农村和支教教师政策上的倾斜,近两年,积极争取企业赞助设立“边远山区乡村教师玉福奉献奖”,175名乡村教师共获得35万元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