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端午节承载着中国人的“诗和远方”

10.06.2016  20:50

  新华社宜昌6月9日电(记者吴植 喻珮 谭元斌)“每年的这一天,江水会流得慢一些,龙舟会划得快一些。他没有坐在船上,也没有站在岸上,可又无处不在……”这是诗人洪烛长诗《屈原》中的语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佳节,全国各地用赛龙舟、包粽子、缝香包、办诗会等各种形式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屈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位于长江之滨的湖北宜昌是屈原故里,在他之后,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欧阳修、苏轼、陆游等,也都曾在这片土地上挥毫泼墨,留下千古绝唱。

  如今的宜昌,仍是“诗歌的沃土”。宜昌既有“宜昌新诗学会”“三峡诗词学会”等市级社团,又有屈原故里的“骚坛”“天问”等民间诗社,它们常年把触角伸到社区、学校、乡村,撒播诗意的种子,浇培着诗歌的苗裔。

  在今年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期间,宜昌更是围绕诗歌文化组织了多场群众参与度高的活动:“致远方——我爱宜昌”诗歌创作和朗诵艺术大赛吸引了1500多人参与,上至八旬老人,下至4岁孩童;“诗意校园”评选活动鼓励全市青少年学生诵读、感悟和创作诗歌;中国诗歌之城“宜昌诗库建设”活动征集诗歌作品5000多件,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的上千名作者;以“迎端午、颂家乡”为主题的万人吟诗活动,让诗香洋溢在城乡每个角落。

  “我知道端午节不仅是一个‘粽子节’或‘龙船节’,还是一个‘诗人节’。”宜昌市桃花岭小学五年级学生肖子越告诉记者,他爱读诗写诗有3个原因:诗歌让人叙事抒情,更能感悟美好的生活;读诗写诗是向历代诗词名家致敬,希望他们能知道自己开启的诗歌文化正被后人传承;要告诉当下的人们,不要沉迷于物质世界和网络世界,而要多阅读、多写作、多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

  “端午节的意义,在于它承载着中国人的诗和远方。”三峡大学民族学院院长、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黄柏权教授说,当下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比较满足的情况下,有了更多的理想和精神追求,使端午节习俗远远超越了美食等物质享受范畴。如今人们在端午节隆重纪念屈原,正是因为屈原的诗歌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一些精神追求,比如忧国忧民的情怀、上下求索的精神等。在节日活动中,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责任对后一代更多从节日蕴含的文化和精神内涵进行教育。

  华中师范大学楚学研究所所长、湖北省屈原研究会会长蔡靖泉教授认为,端午文化,就是传统端午节俗中包含的以纪念屈原活动为中心内容,以民间祭贤祀祖、祈福禳灾、祛病健身等各种习俗为表现形式,以民众向往国家富强安定、社会和谐公正、生活幸福美好、世人康宁高洁等理想追求为精神实质的文化体系。其文化表现形式是中国的,其文化内蕴精神则与全人类的理想追求相通合。(完)

(编辑 毛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