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广场公交站“黑面的”生意火 市民:开夜间公交
昨晚电视问政现场,台上嘉宾对光谷广场周边“黑面的”治理情况均亮出“哭脸”牌,这也是5场电视问政以来首次出现的全部“哭脸”记者李永刚摄(实习生:李蒙)
(长江日报)长期以来,民族大道光谷广场公交站附近,一直盘踞着众多“黑面的”大肆揽客,17时到23时为高峰期,严重扰乱交通秩序。
3月16日17时许,督查员来到民族大道光谷广场公交站,看到不少乘客在等车。马路旁,几个手拿车钥匙的中年人一边不停地吆喝,一边把乘客带上面的。公交站两侧的人行道和路边停了好几排面包车,一些面包车上还放着901、915等线路的牌子。
狭小的面的车厢里,每排座位上都挤满了人,走道等空余的地方还加了凳子。车内座位都有不同程度改动,以尽可能多装些乘客。
晚上7点多钟,督查员再次来到这个公交站,发现在这里等车的乘客数量更多,而揽客的面的也越来越多。在鲁巷转盘处几个出口的公交站旁,都有面的司机当街拉客。由于大量面的占用道路,路面交通混乱不堪。晚上10点半,督查员又一次来到光谷广场公交站,面的拉客现象几乎没有变化。
许多乘坐这些面的的学生说,从光谷广场前往江夏区许多大学的路程远,过了公交车收班时间,除了打的,坐面的几乎是他们回学校的唯一办法。
官方回应:
满足需求才能根治“黑面的”
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赵飞:光谷广场“黑面的”乱象由来已久,市公安局也一直在加大力气整顿,但为何不能根治?关键还在“黑面的”有极大的市场需求。学生到了晚上要回学校,没有公交车,只能坐“黑面的”。如果这种需求没有办法满足,即使我们执法及时到位,群众也会认为“黑面的”的存在是好的、是合理的,有时候群众还不配合我们调查取证,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尴尬。
但我认为,解决问题一定会有办法。2012年电视问政反映金家墩客运站地区有“黑面的”,随着地铁通车、公交场站建好,周边警力执法到位,问题就解决了。解决“黑面的”问题,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综合施策,不能打运动战,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政府必须发挥更好的作用,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文彤:光谷广场“黑面的”泛滥,说明需求确实存在,必须满足需求才能彻底解决“黑面的”。在我看来,近期可以优化相关公交线路,并加强对违法“黑面的”的管理和惩治;长远来说,必须加大大运量交通工具的建设,比如地铁和有轨电车,今年东湖高新区将开工建设地铁2号线延长线,以及2条有轨电车,随着交通容量增加,“黑面的”问题将会有所缓解。
专家:
疏堵结合,延伸校园电瓶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针对该问题,市公安局曾多次取缔,但收效甚微,原因就在于这些“黑面的”满足了学生的出行需求,公交收班、的士太贵,只有面的最对胃口。如今我每次出门一定要带钱,当我们没有其他交通工具时,“黑面的”就成了必然选择。
具体来说,当地交通线路布局不合理,形成交通死角;当地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相互割据,导致交通不畅,使“黑面的”有机可乘。
“黑面的”扰乱交通秩序,超载超速也有严重安全隐患,必须下大力整治,但必需疏堵结合。现在大学里都有1块钱票价的电瓶车,往来于校门口和校内各地,是否可以请有关部门或市政府出面协调,让校车线路延伸到光谷广场,使学生有更可靠的选择。
东湖高新区:谋划改善公交线路规划
昨晚,东湖高新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交警走上光谷广场,查扣疑似非法营运面的,截至今日零时30分记者发稿时,已有5台疑似“黑面的”被查扣。东湖高新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6月份以来,他们已查扣疑似“黑面的”100台。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增加突击检查力量,每周2次在光谷广场附近深夜检查“黑面的”,并延长管控时间至每晚21时至23时,在附近区域增设巡逻岗,专门守控和驱赶“黑面的”。在光谷广场周边增设10个摄像头,监控“面的”的违章行为。
东湖高新区公安分局已与区建设局、城管局、公交公司等部门成立专班,研究解决面的乱象。目前,正在谋划改善相关公交线路规划,延长公交运营时间并增加运力,缓解该区域出行难问题。
市民:开行夜间微循环公交车
中南民族大学学生张驰:民大就在“黑面的”必经的民族大道上,以前门口没有公交车,每到晚上10时以后,只有坐面的,收费2元,若要从光谷前往湖北经济学院、湖北美院等更偏远的学校,打面的是最划算的方式,比的士便宜不少。
面的超载太严重了,我曾搭过一个塞满13人的面的,里面没有任何空间,车子开得很快,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如今,民大门口通了538路公交,学生们晚上10点多都能在光谷广场上车回学校。若公交都能开到学校门口,并且延长收班时间,将会挤压“黑面的”生存空间。
市民刘星星:在光谷地区生活多年,虽不常坐面的,但存在即合理,市民有需求而公共资源又没有覆盖,才给了黑面的存在空间。这里公交车收班早,“黑面的”需求必然存在,只有加强公共资源的覆盖,再配合公安等部门的监管与取缔,才能把“黑面的”挤出去。建议在光谷广场和周边各高校之间,开通夜间微循环公交,由相关部门统一规范管理,既减少市民对“黑面的”的依赖,也增加了安全系数。